本版导读
职工就是我们的“上帝”
——西安恒泰编织袋公司真情关爱职工侧记
5月1日中午,位于西安市西郊后围寨的西安恒泰编织袋有限公司热闹非凡,大院里支起的10张大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一盘盘清蒸鲈鱼、烩三鲜……一样样不断被送上桌来,100多名农民工围坐在桌前有说有笑享用着美餐。
1日上午,记者刚进入西安恒泰编织袋有限公司的大门,就看到门口支起了两口大铁锅,旁边整齐地摆放着各种食材。再向院子里面望去,10张大餐桌一字排开,凉菜已经端上桌,腊牛肉、凉拌黄瓜、油炸杏仁、蕨根粉和凉拌野菜……一道道可口的美食在大红色帐篷的映衬下格外的惹人馋。
“今天用餐的主角,都是咱厂的农民工。”公司工作人员张瑞娜告诉记者,为了让厂里的农民工们能高高兴兴欢度自己的节日,公司从两个礼拜前就开始着手准备这顿团圆饭,从聘请厨师到准备菜单、购买食材他们都细心筹备。
“这已经是老板第二次请我们吃流水席了!老板人好得很,在这里工作,很舒心。”来自旬邑县的农民工牛亚娟高兴地告诉记者,像这样搭建台子、专门聘请大厨师来给他们做饭已经不是第一次,去年国庆节时老板就请过他们了。
来自乾县的农民工屈鹏告诉记者,他在这里打工已经四年了,除了按时发工资和逢年过节的米面油外,春节返乡的来回路费公司都要给报销,这些让他在同乡面前都很有面子。“每逢过年过节单位领导都想着咱农民工,这不光是钱的问题,重要的是感到自己的工作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是一种满足感。”
在西安恒泰编织袋有限公司并不大的厂区里,干净卫生的职工食堂,温馨舒适的职工宿舍,常年开放的职工浴室,都是类似私营企业少有的,这些看得见的实惠不仅让职工感受到了生活环境的舒适,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老板”对于他们的重视。
“在这里,我们干的踏实,干得有劲。”面对记者的采访,来自宝鸡岐山县的农民工杨春娥说,在这里工作的3年让她不再有在外漂泊的感觉,这些不仅因为待遇好、老板对他们好,更因为企业对他们的关爱让大家感受到一种尊重、一种幸福。“我妹妹是2007年开始在这个厂里上班的,后来她就把我介绍来了,我又把我老公叫来,然后是我们村的,现在我们县一共有20多个人在这里上班呢,过年回家老板都要派车送我们,大家都特别感激我为他们介绍了好工作。”谈起自己做的“好事”,杨春娥止不住地笑了起来,她告诉记者,现在她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丈夫虽然身体不好只能在厂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可一个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今年就50岁了,在其他地方也找不着这么高工资的工作了,就在这干到老吧。”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这么多年自主创业办厂,我能体会到咱们农民工打工的不易,况且企业有今天的发展也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今年33岁的史伟是西安恒泰编织袋有限公司总经理,是一名残疾人。他告诉记者,尽管现在中小企业大多面临招工难的窘境,但是这个难题从来没有出现过在他的企业里,“以前我们都说客户是上帝,可是如果没有了工人,再好再贵的设备都是废铁,工人才是上帝,我们要好好对待他们!”
幸福工作离不开合理报酬,而幸福工作的实现又不能止于“加薪”。让职工“更开心一点、更舒服一些”,才能更有效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也是企业得以良性发展的基础保证,这显然并不是单独靠福利待遇就能够达到的。
本报记者 鄢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