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16日
综合新闻
02

小微企业亟待突破人才瓶颈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这句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句金玉良言。当小微企业渡过了起步时的资金难关,开始向更深一步发展时,人才在促进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越来越突显。随着人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扩大,现代的小微企业在吸引和利用人才方面也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但同时在如何获得需要的人才以及留住人才这些问题上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5月11日在西安人才市场召开了西安市小微企业帮扶招聘会,早上10点大厅里就挤满了前来应聘的人员,三十多个招聘摊位前都被挤得满满当当。在众多的招聘者当中,有一位却显得十分“低调”,没有人前来应聘的时候他独自拿着一本书看着,而有应聘者前来应聘时,他在看过对方的简历之后,也就是就应聘者的工作意向和工作经历问几个简单的问题,话显得很少。这位招聘者是西安高新区某电子研究公司的研究员兼经理李兴,他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发展压力很大,资金第一关刚过去,现在怎么留住人实在是个棘手的问题”。

李兴所在的电子公司主要是进行新型电子芯片的研究和开发,是以研发为主生产为辅的科技型企业,从事研究的技术开发人员可以说在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谈到企业现在人员流动的情况,李兴叹了口气说:“现在公司的主力都是之前的老一批员工,新招的人员流动简直像走过场一样,根本没有办法好好的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而谈到人员流动的原因时李兴说:“压力太大了,很多新招进来的人技术和经验都还很不足,上手很慢,因此工作效率有些差,很多都是因为不能按时交活压力大而离开的”。前不久李兴所在的公司接到一个研究项目,技术复杂但是时间要求又比较紧,所以从事研究的几个研究员都觉得压力有些大,而在这种情况下却一下有3人离职。“这几个走的员工都是新人,最短的一个只在公司干了3个月,走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正式的辞职申请,就发了一条短信。”李兴无奈地说。而就这几年的用人情况,李兴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在2000年左右,单位进行招聘时,所招的工作人员一般最短也能干3到5年,而现在随着大学的普遍扩招,可供使用的人才是增多了,但是人员的能力却不如从前,而且流动性很大,让人觉得非常浮躁。“公司现在发展都是由人员研究的成果所奠定的,但是人员流动这么大公司怎么能好好发展,能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实在有限”。李兴说。

而另一家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公司的招聘人员也告诉记者,他们之前在西安开了一家公司效益还算不错,现在准备扩大,还想再开一家分公司,因此在人员上还是有一定的缺口的。但是现在公司想招的人员都是能直接上手的,或者手上有一定人脉关系的人员,这些人员往往又看不上小微企业,虽然他们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以提高收入来吸引这类人群,却收效甚微。

目前,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为成本和技术等问题,往往不能像大企业一样给新招录的人员一定的适应期,而是要求人员能快速上手。但是有经验技术的人才往往又觉得小微企业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很少甚至没有在考虑范围之内,这就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扰。在资金问题逐渐解决,小微企业发展初见曙光时,人才的需求与流失又成为小微企业发展的又一瓶颈。而只有通过国家重视,对小微企业进行一定的保障,让小微企业真正“硬”起来,才能为其留住更多所需要的人才而促进其发展。

本报记者 王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