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发展不忘民生 自强不忘富民
——黄陵矿业公司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纪实
“新时期的国有大企业,就该有大视野、大胸怀、大魄力,要有大承担,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甘于奉献、挺身相助、不计劳酬。”这是黄陵矿业公司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真实写照。在近日召开的延安市城乡统筹发展现场推进会上,黄陵矿业公司被评为全市唯一的2011年度城乡统筹发展地企共建先进企业,这是当地政府给予黄陵矿业公司近年来地企共建工作的最高荣誉。
仅“十一五”期间,黄陵矿业公司累计给地方投入帮扶资金2亿元。在支农惠农、移民搬迁、城乡引水、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文化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十二五”以来,黄陵矿业公司积极响应和参与店头镇的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与黄陵县共同投资25亿元,实施21个项目,努力将店头镇打造成西部明星镇。
带动地方跨越发展
“十一五”以来,黄陵矿业公司累计实现利润100.91亿元,上交税费56.9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建设。目前,黄陵矿业上交地方税费占黄陵县财政收入的45%以上。2011年以产值65亿元,上交税费15.4亿元的骄人业绩,为黄陵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地处隆坊镇的黄陵矿业生态果蔬中心,每年可提供季节性用工150余人;矿区综合贸易市场挤满了周边农民售菜卖水果的摊位;鲁寺、七丰的村民还将自家房屋租给了为矿区服务的施工队伍,不少村民成为派遣工,活跃在黄陵矿业各个产业的生产服务岗位;曹家峪村民还建起了运输车队为矿区循环经济园区提供原材料和产品运输服务,在家门口挣钱又顾家;矿区职工外出办事乘车上街催生了店头的出租车行业;遍布街道的餐饮、蔬菜摊点随处可见矿业公司的职工家属;理发、服装、金融、电脑、电器等三产行业也因为黄陵矿业的发展受益颇多。矿区建设以来共从当地招录各种形式的用工近1000人,不仅缓解了当地政府的就业压力,也解除了周边村民的后顾之忧。黄陵矿业公司还鼓励周边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办法积极参与黄陵矿区建设,将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减少了企业在土地征用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阶段性大额费用支出,确保了建设项目早日建成达产达效,而且通过定期分红的方式为入股农民提供了长期的、较为可靠的生活保证,避免了少数农民突然致富不善理财,导致最终返贫的现象。
工业旅游促农民增收
黄陵矿业公司充分利用独特的工业景观,积极配合黄陵县委县政府开发试点工业旅游,丰富旅游资源。公司积极承办各项大型会议,迎来了大批参观、考察、学习的省内外企业,适时推介并协助与会人员前往黄帝陵旅游观光。与此同时,黄陵矿业公司建成了西部唯一的井下实训基地、高档次的地面拓展训练基地、开工建设现代化矿山公园;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小城镇建设,通过矿区主干道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地企共用的大型综合文体中心、实施“一河两岸”治理工程(流经矿区的沮河两岸)、开工建设职工廉租房等方式,形成以黄陵矿区为主体的工业旅游主体景观,并通过工业饮食文化演绎、地方特色菜品展示、文明礼仪窗口塑造等方式全方位打造精品工业旅游线路。
以工哺农造福百姓
黄陵是生产苹果的大县,目前已有果园20余万亩,随着果业面积持续扩大,果品储藏成为当务之急。了解到这一实际困难后,黄陵矿业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在黄陵苹果主产镇——隆坊镇修建了一座陕北最大的现代化气调库,有效解决了黄陵县果农储藏和销售果蔬的难题。
为改变店头镇煤城形象,保障居民生活健康,黄陵矿业公司投资4.5亿元进行储煤场建设,一号煤矿生产的原煤全部实现不落地、不露天储运,杜绝了煤炭储存、运输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仓村乡南河寨地下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由于历史原因,形成土地塌陷等地质灾害,黄陵矿业投资1亿元高标准建设了南河寨移民新村,176户群众全部搬进距乡政府一公里的新村,村内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等设施配套完善,村委会、党员活动室、篮球场、路灯、公厕等公共生活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彻底改善了该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不断延伸的乡村公路,造型别致的住宅新居,亮点频现的特色产业,欣欣向荣的工业经济,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在陕煤化工集团“十二五”的发展蓝图里,在黄陵矿业公司积极实施统筹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延安老区更加美好的前景。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店头的群众一定会自豪地说,我们也是城里人!
(杨建奇 常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