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23日
综合新闻
02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是否延迟退休的话题炒得沸沸扬扬,无论是公务员、学者还是普通职工,赞同或者反对,他们的声音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出来。但有一个群体虽然人数众多,他们的声音却很难被关注——

下岗职工 在企盼中等待退休

走进西安搪瓷北巷狭窄的街道,穿过几排低矮的民房,记者敲开困难职工朱永宏的家门。不足5平米的厨房里,案板上摆着一小把韭菜、半个西葫芦和一碗半干的手工面条,像平常一样,老朱要准备一顿再普通不过的晚饭。“上世纪80年代以前,退休工人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说到这些,朱永宏满脸的羡慕。“那时退休金计算很简单,就是退休时本人工资按照工龄长短,再按比例支取就行了,现在职工退休金计算,那些复杂的公式,当会计的都算不出来,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弄得复杂得很。”老朱上周刚参加过一场追悼会,邻居家56岁的工友病故了。“像他这样,这么多年的保险算是白交了,没福气享受啊。”老朱叹了一口气说。

好容易盼到退休,凭什么还要再熬五年

“要是延时退休,像我这样的下岗职工就是最大的受害者。”老朱告诉记者:“我本来是1951年3月出生的,今年61周岁了。转户口时误写成1953年出生,当时没怎么在意,后来派出所去了很多次,也没更正过来。1977年参加工作,2008年企业关闭破产,我下岗失业。年龄大了工作不好找,心血管重度狭窄,没钱做手术下支架,只能天天吃药维持。每年还要全额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四五千元,整天半死不活地硬撑着活下来,就盼着明年能退休,现在又说要推迟退休年龄,哎……”老朱叹了口气,再没开过口,他心里明白,感慨完了,日子一样要过,晚餐还是那碗不算丰盛的面条。

对今年54岁的李剑来说,病痛的压力暂时还没成为生活中最大的负担。2010年他从社区公益性岗位考任碑林区街道工会组织员,名头好听了,日子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社会统筹要自己按年缴纳。”他拿着缴费证明给记者看:“上周刚刚交了今年的养老保险7900元,医疗保险3000元,好在年底单位能报销60%。”但就是这报销的部分,还不是所有组织员都能享受到的。

记者了解到,工会组织员分市上招聘和区上招聘两种形式,能享受到报销政策的市上名额,在碑林区40名组织员里不超过50%。

一个月工资拿到手1400元,交完社保,加上岗位津贴和工龄工资,每月只剩不到600元的生活费。“吃饭够么?”李剑自嘲,“就是个零花钱吧。”天天跑企业和困难职工打交道,谈到炒得很热的延迟退休的话题,李剑认为,延迟退休对在一线奋斗多年的工人来说就是“晴天霹雳”,尤其是干重体力和有重污染的,一线岗位大部分人到四十岁就有职业病,很难熬到六十五岁;而且延迟退休减少了工作岗位,以后孩子们的就业会更加困难。

负担太大,撑不下去只能弃保

“社保,社保,到底是谁的保险?”雷相城跟记者抱怨着,打开了话匣子:“我家从爷爷那代就是国有建设单位的员工,单位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濒临倒闭,父母待岗没有任何收入。现在父亲54岁,母亲49岁,想再找个工作,母亲没什么技能一般单位都不要。没办法父亲出去打工,给一个私人企业做电焊,一个月工资拿到手2400元,没有任何保险。母亲没有收入,老两口一年交保险就5000元左右。我30岁,我老婆27岁,自己做点小生意,没有单位,两个人社保一年要交17000元左右。我就琢磨是不是不交了,把这17000元自己存起来,几十年下来也有一疙瘩呢。鼓鼓劲把父母的社保交完,我们两口子就算了。”雷相城开始考虑着弃保。

雷相城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养老保险比率是个人8%,公司20%,假如一个人月工资2000元,从30岁开始交保险,每年12个月,等到60岁退休,一共要缴纳的保险是20.16万元。如果按照60岁退休,中国人平均年龄是73岁,领13年的保险,每个月领到的钱是在岗时工资的60%,那么,所领到金额一共是18.72万元。雷相城说,即便是60岁退休,到死都领不够缴纳的数额,65岁退休就更别说了。

同样待岗的陶根喜态度非常坚决:“我不赞成延长退休年龄,我们纺织城的大部分企业职工都是买断工龄。每年个人缴纳养老和医保都是不断增加。而我们企业给我们买断的工龄钱每年不到500元,我的工龄是30年,到我个人手中不足1.5万元。我今年53周岁,到60周岁还需要交纳42000元!因为政策离开工作岗位,几乎没有工资不说,反而要倒贴近三万元。”对陶根喜而言,年龄已经超过50岁,工作十分难找,维持日常生活就已经很勉强,根本没有余力缴纳社保。他还不解地问:“在我们企业男女职工退休年龄相差10年!也就是说男职工要比女职工多支付十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多缴难道不该多得吗?”

做大“面包”,让社保基金参与资本市场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约1.69亿。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1%,破解未富先老的困局已迫在眉睫。

对于社保资金面临的巨大压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指出:可以将“面包”做大,让社保基金充分参与资本市场,从中获取相关收益,并达到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如果需要延迟退休,可以先让国有企业进行试行,这也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相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一部分社保资金由国有企业来分担,以缓解越来越庞大的社保金压力。南京大学教授宋颂兴则指出,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保金压力,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主动承担其中的责任,甚至可通过分红来解决相关问题。

“我们不是不愿意交社保,但个人确实有困难,是不是可以考虑找些适合给我们这批老年人的工作岗位,让我们也发挥发挥作用,也能贴补一下生活。”雷相城告诉记者:“希望国家在制定政策上要考虑我们的特殊情况,千万不敢一刀切。”

本报记者 刘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