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哥”的凯旋之战
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六沾二线项目整道队队长敬正敏,现年41岁,武警出身,个头不高,面黑眼大,走路生风,粗喉大嗓,笑起来一口白牙甚是显眼,酷像非洲人。提起这个项目的施工,他说:“每一项施工任务都像打仗。”
自从敬正敏2010年2月上到六沾二线后,项目部哪里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哪里就有敬正敏和工友们拼搏的身影。仅大大小小的拨接施工他就经历了200多次,而每一次拨接施工,耍的就是整道队。工友们便亲切地称他为“突击哥”。
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承建的贵昆铁路六沾增建二线铺架工程,地处云南省境内,东起宣威市的凤凰山,西止曲靖市,任务包括正线铺轨、站线改造、道岔铺设、桥梁架设等,工程量大,工期紧,变化多,风险高,节奏快得让人无法喘息。敬正敏手下管着几十号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上百号人,80%的人员是劳务工。他们都对敬正敏服服帖帖。“他们是我的兄弟!”说起他的队伍,敬正敏两眼放光,手拍胸脯,豪气十足。“要让大家听你指挥,不光要真心相待,还要业务过硬!”歌乐隧道双线全长9168m,呈两条S曲线,是炎方至龙津沟区间的咽喉部位。隧道地质条件复杂,被各参建单位称为六沾铁路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指挥部命令2011年9月底抢通隧道,铺轨工期后门关死。但线下全部移交线路一直推迟至9月21日。敬正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积极配合项目部三次调整施工方案,从摊铺底砟、拖移长轨到铺设门式起重设备走行轨、轨节运输、铺设等整个作业流程依次展开,把铺轨任务细化量化到每一个作业班次,极大地提高了铺轨效率,使每个班次铺轨由750m提高到了1500m。
那段日子,敬正敏天天吃住在工地,白天工作在隧道里,晚上住在隧道外的面包车上。隧道内的施工环境十分恶劣,灰暗的灯光下粉尘弥漫,浓烟滚滚,机械轰鸣。而敬正敏和他的队员只戴着防尘口罩,忍着呛人的烟尘,扯着嗓子喊话,密切配合着有条不紊地施工。等到收工时,出了洞的每个人浑身上下都裹了厚厚的黑色的粉尘,连鼻孔里面都是,只有眼球和牙齿是白的。就这样,鏖战12天之后,歌乐隧道终于双线胜利铺通。昆明铁路局局长刘振芳高兴地称赞道:“天下第一局果然名不虚传!”
2012年4月,敬正敏的整道队接到了一项棘手任务,要在既有沪昆铁路宣威车站插入1#道岔。此次拨接施工不仅要影响沪昆铁路的运输,安全压力极大;而且要避开沪昆铁路的一个接触网杆,先要横向移动道岔40米,再纵向移动46米,滑移量是史无前例的。同时还需要拆除既有线路45米,换轨12.5米,抽换岔枕7根,卸砟108立方,养护线路150米,捣固道岔1组。在有限的封锁时间内要完成如此复杂的施工,绝非易事。困难面前,敬正敏带着他的队员毫不退缩,犹如猛虎出山,摩拳擦掌,积极备战,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卸道碴、准备施工机具,为发起最后拨接总攻而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工作。5月2日7时42分,封锁施工命令下达后,敬正敏组织作业队员工快速就位,一组人搭设滑道轨、设置防滑铁鞋、滑移道岔;另一组人快速拆除既有线钢轨、清理道床;道岔滑移到位后,迅速连接线路,认真整理线路,紧接着K车卸砟、回填道砟,随后道岔捣固车进入拨接地段,进行线路养护。整个施工在敬正敏的指挥下忙而不乱,如同行云流水,各工序衔接得天衣无缝。11时12分,线路安全顺利开通,整个拨接施工提前了38分钟。
目前,六沾二线大战刚过,项目部只剩一些零散的收尾工程,但敬正敏却依然忙碌。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刘树公所言:“六沾二线项目部在昆明铁路局是一面旗帜,而敬正敏则是我们这个团队的一面旗帜。” (辛镜 党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