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女子
文/袁国燕
女人是水做的,更是文化滋养的。偎着城墙临着灞河的西安女子,就是水和文化的复合体,灵动如水,气度如城。一举手一投足,暗香浮动。盈盈脉脉、朗朗锵锵,摇曳着古都的魂。
西安女子,在秦砖汉瓦、唐塔明城组合的水土里,呼吸着历史文化分泌出来的气息,把身在十三朝古都的优越和丰厚,生长、结晶成卓然的文化贵气,摄人心魄,给美一种无限的张力。
朋友中有一位美女老总,四十出头,笑容灿灿,似乎把所有的苦和痛都收进一对酒窝里。她身在商海,骨子里却亭亭着一棵文化的树,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无所不通。在一起的时候,我常常忘记了她是一个建材商人,丝毫感觉不到商海的俗利和虚情。她闲时常去的不是美容院,而是书院门、美术馆、碑林、音乐厅。而且尽量带着上初中的女儿去,说是要“培养下一代的文化气质”。记得第一次去她的公司,是跟一位报社编辑一起。下了车,老编说:到了。举目一看,是一处颇具规模的茶舍,取《千字文》里的“金生丽水”为名。室内装修古色古香,却不失现代的典雅。所有房间均以24节气命名,什么谷雨呀、惊蛰呀、春分呀……统统地接地气,融自然。
西安一帮知名的文化人士,常常汇聚到这里。阳光缓缓靠近,话题渐渐铺展。袅袅茶香中,车水马龙,物欲横流都遁去,氤氲在室内的只有舒展的人生,纯粹的艺术,以及周秦汉唐的余韵。
文字是西安女子心灵相通的密匙,更是友谊的长青藤。记得在《西安晚报》发表了一篇小文的那天,竟然接到这位美女老板的电话,谈她读完后的感受,并真诚地提出建议。那一刻我很是震惊,我们只见过一面,并不相熟,而且我只是一个寂寂无名的作者。她一个奔驰商场的大忙人,竟很认真地的读完了那篇文章,还热心指正,而且她的建议正是我迷茫、挫节之处。接完电话,满满的感动就一直在心里蒸腾。
因了文缘,我们彼此信赖,彼此欣赏,成了温暖一生的朋友。
西安女子,连女童在内,都挥发着化干戈为玉帛的素养和魅力。
一天下班后,随着钟楼附近奔涌的人潮回家。在一条小巷的出口,左顾右盼的我与一位抱着孩童的少妇撞了个满怀。碰撞的力量并不强,但足以令人懊恼。我回过神来,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少妇已眼神带笑,温软地说:我只顾看前面的红灯了,对不起啊。我有些窘,心想人家抱着小孩呢,说这句话的应该是自己。便迎着对方的目光,回给她一个歉意的微笑。正欲走,不曾想少妇怀中那个小女孩扭过头来,大概有两、三岁左右吧,脸蛋才刚刚露出妈妈的肩。小家伙用黑亮黑亮的眼睛看着我,翘起嘴唇嫩嫩地说:对不起,妈妈不是故意的!
我不禁笑了。
细小的一幕,如一个波纹,迅速在人潮中消散。我继续向前,一路回味着那一对母女的神情,心情极好。
想想,便觉得欣慰——为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女子们。我们这些看着琼瑶、三毛、张爱玲长大的70后,和那些看着木子美、韩寒长大的80后,以及看着郭敬明、跟着网络长大的90后,还有尚在母亲怀里看着喜羊羊动画片的新世纪00后,在城市的纷攘里,居然如此的融洽和谐、浑然一体,居然一样的大气、丰厚、时尚!
我不知道,西安女子这种前仆后继、源源流淌的美,是因了历史、文化的一脉相承,还是因为这座城市的潜移默化?
只想,西安因女子越来越美丽,女子因西安越来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