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27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西安女子 文人笔下的秋 家园 “莲”“廉”相映 五龙河的爱情 马踏飞燕铜像 观荷 名落孙山亦成名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莲”“廉”相映

文/杜小龙

那年冬季,临近春节。我代表企业工会前往距西安市数十公里以外的一个偏远的乡村,慰问退休已经十年的陕西省劳动模范刘师傅。

将近中午,我终于来到了一座山脚下。刘师傅在他那间砖草混搭的小屋前接待了我。一阵寒暄之后,我跟着他来到一处十几亩大小的池塘边。池塘里已经没有水了,到处是大小不等的泥坑。“这是我义务为生产队管理的池塘。”他用手划拉着,冲我说:“甭看池子不大,有鱼,有鳖,还有藕。这不,马上要过年了,队里把水放掉,鱼和鳖,都卖给城里的大饭店了。还有藕,就是莲菜,挖出来运到集上卖咧。”他见我听得专心:“我屋里还有点莲菜,走时给你拿些。”

刘师傅从土屋的一角拿出几节莲藕放在我面前。莲藕果然结实而粗壮。“咱这儿的莲菜味甘渣少、清脆可口,最适合凉调着吃。”他看着手中的莲藕有感而发道:“我最喜欢莲藕的品质。藕在又黑又臭、不见天日的淤泥里生长,可是内心却白得一丝不染。开出一朵朵白的、红的、黄红的莲花来,在水面上千姿百态,燎得很。你是文化人,你说这是咋回事嘛?”我没有答上来刘师傅的问题,也没有带走他一节莲藕。但是,刘师傅对莲藕的钟爱和那个缠绕在他心中的问题,却让我铭记至今。

我先后在企业几个基层单位担任过领导,不管走到哪里,刘师傅的问话始终在我脑海里回放。莲藕生长的特性,也许在植物学家那里早就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了,只是我们普通人不懂而已。可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绝句,从古至今为老百姓所推崇和赞美。

多年来,我喜欢把“莲”字和“廉”字等同起来,用“莲”的生物特性去琢磨“廉”的事物特征。字典里有“廉洁”的词组,凸显公正、纯粹、神圣和权威的寓意,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若把“廉洁”二字完美体现,前提离不开“德”字。“德”就像深埋于泥潭中的藕,纵使污秽遍身,也难改内心的圣洁。没有这个“德性”,恐怕藕也早就“同流合污”了。

廉洁是天性更是责任。世间万物各有各的特性,“人在江湖走”,善恶美丑、良莠荣辱,皆有展示。廉洁是正义的化身,既是人的天性,又是“沧桑正道”,更是领导干部的责任。千百年来廉洁一直是历史前进的主流、是动力,否则“黑脸包公”也不会成为千古绝唱。歪风邪气纵能逞一时疯狂,清风正气势必保长久兴盛,因为人心向善、真理永存。

廉洁是品质更是坚毅。古往今来,清正廉洁是摆在政权与民心面前的一张“考卷”,历史已经反复验证:凡是侵权渎职盛行、权钱交易猖獗、醉生梦死狂妄的政权,终将逃脱不掉被人民起义浪潮吞没的命运。廉洁是多难的,它总是被腐朽和贪欲重重围困,就像莲藕深陷泥潭,只因它品质坚定而刚毅,最终战胜污秽保持了内心的纯洁,并冲破浊水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莲”“廉”相映成趣事。我们感念大自然造化了莲藕的品质,赐于廉政绝好的范本供我们借鉴。

去年十二月,刘师傅在那间简陋的小屋中,走完了他87年平凡而清贫的人生。我想,他一定是带着心中的莲藕和那未曾获知的答案,永远告别了我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