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09月17日
综合新闻
02

月饼券利益链调查

黄牛党空手套白狼也不亏

距中秋节还有近半个月时间,月饼大战又开始上演。眼下,各商场、超市、酒店及月饼团购进入销售高峰期,各种各样的月饼券满天飞。除月饼生产厂家外,餐馆酒店、西饼屋、甜品屋都已加入月饼团购大军,这些新生力量几乎都将营销重点放在发放月饼券上谋利。寓意团圆的中秋节,究竟谁在漫天飞舞的月饼票里赚了钱?

一盒月饼成本仅占1/10

一盒票价两三百元的月饼,到底值多少钱?如果告诉你仅值其票价的1/10,其余全是为月饼的“嫁妆”和“媒婆”埋了单,不知你还会不会有过节的好心情。

这是一位做了6年的月饼销售员算了一笔月饼成本账。赵女士是一大型饭店的文员,每年中秋节前一个半月,饭店就会动员他们出去推销月饼。按饭店的惯例,饭店以市场零售价的六折向他们供货,原则上他们应以八折推销,但实际上饭店并不管他们以什么价位卖出。赵说:“你打的折越少,自己赚的钱就越多,所以大家多以七到八折卖出去,他们平均获利20%。”

赵女士所在的饭店,今年推出了5种价格的盒装月饼,从98元~398元之间。她以298元为例,从采购原料到做成月饼的成本,在30元以内。自从国家限制月饼包装后,这块成本有所降低,在24元~30元之间。企业自留利润在售价的两成左右,即60元。其余的全部是促销费用,一般以八折卖出,销售员有两成提成。如果批发量大,一次卖出上万元的话,销售人员会降低自己的提成,哪怕提几个点都行。

她说,销售得好的员工,在月饼券促销期可赚上万元,如果是有名的饭店,收入更高。据了解,某酒店公关经理在中秋节前一个月推销月饼的提成就高达十余万元,比其一年工资还高。一家年营业额过亿元大型酒店相关负责人透露,虽然每年的月饼销售周期不到50天,但月饼利润相当于该酒店3个月的经营利润,且人力投入和运营费用远低于餐饮。

一张月饼券平均换手三次

王先生是一家大型企业市场部负责人,每年中秋节前,他都会收到不少月饼券,除了留下一些转送给亲戚朋友外,剩下的月饼券他都会在网上转卖掉,“收到月饼券比收到实物更方便,除了可以挑选外,余下的可按票面价格的5~7折出售,免得浪费,对于想买便宜月饼的人来说,也十分划算。”

像王先生这样网上转让月饼券的市民还不少,在某生活网上,月饼券的转让生意十分红火,有人以3.4折转让酒店的月饼券,也有人直接发帖购7折月饼券等。

据部分网上倒卖月饼票的网民分析,一张月饼票从酒店或月饼生产企业卖出后,平均要经三道手才会再次回到酒店或生产企业,数次转手基本上是亲友、同事及客户等群体间相互赠送、买卖完成。不同于其他商品在交易中价格会层层加价,几乎所有的月饼票都会在转手时贬值,直到最后以一两折甚至“烧饼价”兑现成月饼。

券比饼多:月饼市场潜规则

去年中秋节当天,不少人持某星级酒店月饼票去领月饼,却被告知超过了领月饼的时间,不能领月饼。业内人士爆料,部分生产月饼的一线品牌酒店确实存在“券比饼多”的现象。

一些“黄牛党”透露券的数量绝对多过饼的数量,他们每年会收购大量的月饼券,就算最后券都卖不出去,他们也能以一至两折的折扣将月饼票回笼给发券方,换回现金。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券多饼少”在某些酒店已是潜规则,月饼券在市场上转一圈,该酒店就可以获利至少20%。他说,酒店按团购价将月饼券按5~6.5折出售给单位,单位将券发放给员工,有些员工会将券按对折甚至更低价卖给黄牛,酒店再从黄牛手中回购月饼券。就这样,月饼券空转了一圈,酒店不用生产月饼,只用卖券就赚了钱。这类交易模式与期货市场“纸黄金”交易有几分类似,名为月饼买卖,其实全部是通过一张月饼券完成交易,整个过程不需要实物月饼出现。

在月饼票的流通交易过程里,究竟谁赚了钱?明摆着,月饼的暴利及“券比饼多”的市场规则,肯定会让发放月饼票的店家稳赚不赔,空手套白狼的“黄牛”也不会亏,为单位团购月饼票的经办人应该也是受益者,整个利益链条上,亏本的只有真金白银掏钱团购月饼票的单位。 (武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