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建立诉求服务中心,让农民工“有事能说话”
据9月5日中工网报道,吉林梅河口市山城镇,季节性农民工和流动性劳动力较多,维权难度大,不稳定因素复杂。为此,今年1月,镇政府依托镇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起镇诉求服务中心,中心主任由镇党委副书记、镇总工会主席瞿鹏担任。中心和下设在32个村的“诉求服务工作站”、34个屯的“百姓说事点”,共同构成镇村屯三级职工诉求服务平台。此外,该镇还联合公安、司法、综治、城建、民政、土地等部门,成立了一支“政策法律维权义务服务队”,在接到各类诉求后,立即登门开展维权服务。镇诉求中心运行半年来,共接待居民诉求27起,解决法律纠纷40多件,发放慰问金14万元,为困难居民办好事实事389件。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已成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核心和出发点。及时准确掌握了解农民工的民生诉求,努力推动党和政府改善与保障民生重要措施的贯彻落实,既是工会服务大局的重要举措和基本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
目前,面对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民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的现实,正常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如果不健全、不完善,就会造成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或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阻塞、情绪对立,甚至演化成激烈对抗。因此,要设置更加畅通、更加多样化的反映诉求及进行政治参与的渠道迫在眉睫。
“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叫我们少说多听,因为聆听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和谐,从倾听开始。善于倾听农民工的诉求,是政府部门和工会组织所能给予农民工的最大赞美。
山城镇建立起镇诉求服务中心,并在32个村下设了“诉求服务工作站”、34个屯下设了“百姓说事点”,让农民工“有事能说话”,从而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口”前移,真正起到了减压阀、泄洪闸的作用。这是发展基层民主,保证共建共享的新举措,是实现劳资双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探索,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经验。但愿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及工会组织能放下架子,善于倾听农民工的内心诉求,让农民工体面劳动,愉快生活。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