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职工传递道德“正能量”
据9月22日《劳动报》报道,好人好事不白干,换成积分存起来。近来,在上海金高公交公司内正掀起一股多做好人好事、争当道德楷模的热潮。金高公交在浦东新区创建全国示范性劳动竞赛中启动了“道德银行积分兑换活动”,职工所做的好人好事可以用“道德币”的形式记入个人账户,当“道德币”积到一定程度时,职工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道德积分兑换为价值从30元至200元不等的实物奖品。自道德银行成立以来,金高公交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截至今年7月,道德银行共收到上报的好人好事199件,参与职工达217人次,收到各类锦旗、表扬信20余件。
设立“道德银行”,金高公交公司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作为公交企业,通过这一新颖独特的方式,以积分去让职工兑换实物奖品,这一特有的道德“分红”,可以让职工积极传递“正能量”,进一步激励职工提升道德素养,履行社会责任,奉献在岗位,建功在基层,的确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设立“道德银行”,是对公民美德的宣扬与弘扬,“道德银行”的“分红”则是对美德者的回报与鼓励。虽说讲道德是公民应有品德,无需回报,但美德的发扬光大也不能只是停留于口头上的空讲。正如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教授葛晨虹所讲的那样,在社会生活中,如果道德只要求人们奉献,却不强调如何回报这种德行奉献,就必然导致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的不公,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久而久之,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德行成了有德之人的重负,缺德倒成了无德之人的通行证。一个社会如果陷入这样一种不合理状态中,那么社会风气败坏,人际关系恶化,个人品质堕落就会成为一种必然,道德义务履行或道德奉献,也绝对得不到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支持。
金高公交公司让“道德银行”以积分去“分红”,这不只是简单的“付息”,其意义在于体现了企业对做好事、讲道德的有形认可。它可以让做好事、讲道德的人感到光荣和自豪,并得到大家的赞赏。同时,它还具有引导和启迪效应,让讲道德者有“利”可图,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做好事、讲道德,形成人人做好事、个个讲道德的良好氛围。
设立“道德银行”,其实是金高公交公司的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基准,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重点,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共同实现企业蓬勃发展的战略目标。金高公交公司设立“道德银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值得赞赏。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