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09日
工会新闻
03

为职工撑起心理健康的安全伞

——西安西站工会为职工开展系列心理减压活动

面对安全生产少数职工心理问题增多的现实,西安西站工会在安全生产中,通过开设职工心理门诊、聘请心理医生、培训心理政委、打造心灵港湾等形式,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减压活动,消除职工心理亚健康,为铁路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心理门诊”俏一线

为更好服务保障职工心理诉求,西安西站工会在基层车间、中间站开设职工“心理门诊”,极大地满足了职工安全生产中的心理诉求和心理问题解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站联合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学科建立铁路职工安全心理研究基地,特邀专家教授不定期深入到车站安全生产一线根据职工安全生产普遍性、倾向性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地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提出针对性的心理矫正措施和方案,随时随地解决职工心理问题。每年邀请陕西省各大高校的心理学专家教授对全站所有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进行心理学知识的脱产培训,聘任其代表车站党委、车站工会担任所在车间、中间站的职工“心理咨询师”。

“心理政委”暖人心

西安西站在对全站所有车间、中间站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聘任为“心理咨询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他们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重点,要求他们切实履行好“家庭政委”的职责,把职工心理健康作为劳动保护的重点来抓。

该站明确规定,“家庭政委”对职工个人、家庭出现各种情况时的“五必谈五必访”制度,即:职工发生违章违纪必谈、新入路职工必谈、职工岗位变动必谈、发现职工情绪变化波动必谈、职工受到处分必谈;职工因病住院必访,职工家庭成员去世必访、职工家庭生活困难必访,职工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职工家庭发生纠纷必访,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止职工出现情绪化、负气化、精神化、过激性现象,避免职工负气作业、带“伤”上岗的问题发生。

2012年4月,调车车间某职工因为夫妻关系紧张闹离婚,作业时出现走神现象。身为“家庭政委”的车间工会主席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到职工家进行走访,了解夫妻双方问题所在,又专门到女方单位,协调对方工会组织一起做思想工作,连续五次耐心细致地进行开导和疏通,邀请女方到职工岗位进行现场参观,了解到铁路调车职工风里来、雨里去作业的辛苦,感动了他的妻子,双方言归于好。女方更是主动表示做好职工的后勤保障,职工安全生产中再也没有出现打盹、走神、心不在焉的情况。

“心理减压”保安全

该站工会通过梳理摸排,将安全生产中的“六种人”即:思想上的波动人、安全上的关键人、纪律上的松懈人、作业上的马虎人、业务上的生疏人、生活上的困难人作为安全生产中的重点人、关键人,要求“心理疏导员”日常给予重点心理疏导和心理减压,从根本上矫正少数职工的心理问题,使其回归到正常的轨道,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该站每季度特邀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学专家到车站组织一次分片区的干部职工心理减压活动,每次活动60-100人之间,划分小组和团队。不断培养职工团队意识和互助意识,小班+互动的模式既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又确保了活动的效果。

同时,该站针对安全生产的现状,在办大班开展分片区心理减压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吃小灶”、“加餐”、“特定岗位”的办法,对全站安全生产中的关键岗位,按照管理人员、班组长、车站值班员、调车员等细化区分,采取岗位+人员相结合,问题+对策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重点心理减压和岗位辅导,进一步把心理减压活动落到实处,通过“点对点”、“一对一”、“轮训”、“互动”等形式,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活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心理减压活动的效果。 (左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