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创新服务管理形成“四化”格局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让离退休人员共享发展成果
本报讯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怀着对离退休人员的真挚感情,全心全意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拥护和赞誉,通过几年的实践,该所不断创新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形成了“全局化、网络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四化”工作格局,保证了离退休人员思想稳定、幸福和谐。去年荣获了“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该所现有职工1400余人,离退休人员870余人。为了让离退休人员充分享受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离退休管理工作,并取得实效。
全局化体制,形成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该所坚持从全局视野谋划离退休工作,让离退休人员融入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在全所形成了关心、重视、支持离退休工作的强大合力。近年来,该所在住房、搬家、医疗补助等方面,都优先考虑离退休人员。2010年岁末,在国家下拨经费尚未到位、所里垫付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给离退休人员全额发放了住房补贴。”去年,又投资数百万元,修建多功能现代化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建成面积2100多平方米,设有多功能厅、会议室、图书室、阅文室、棋牌室等场地,使之成为老同志们愉悦身心的精神文化阵地。
网络化管理,使组织主导和自我管理相得益彰。该所建立了以离退办为主、离退休人员自主管理为辅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实施网络化管理。按生活片区、以楼栋为单元,划分24个行政组,组建了11个离退休党支部,使行政管理网络和党支部管理网络相辅相成,对于掌握离退休人员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解决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所党政通过组织网络全面掌握老同志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综合性通报会,及时向老同志通报所里的发展情况,使他们的思想认识与研究所的发展同频共振,大大增强了离退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细化服务,建设充满温情的“离退休人员之家”。在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中,该所推行以“个性化、应急化、优质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服务,定期对离退休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做到有难必帮、有病必问;每逢重大节日发放慰问品时,首先考虑那些子女不在身边且年老体弱及常年患病的离退休人员;每当有老同志病故时,全力以赴提供所需帮助;坚持与长期居住在外地的离退休人员保持联系帮助他们报销医疗费、寄送慰问品;为了方便离退休人员订阅报刊杂志,为每户制作了报刊箱,并为行动不便及80岁以上的老同志提供送报刊上门、代缴网络电视费等多项服务。每到重阳,所离退办除了为老同志发寿星证和慰问品外,还坚持为年满70周岁的老同志制作长寿水饺,送上节日的祝福。
专业化建设,打造“三心四勤五到位”的服务管理队伍。该所精心培养优秀的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队伍,通过理论培训、参观交流、对标学习和领导点评、成员互评、群众测评等多种措施,提高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做到了“三心、四勤、五到位”,即:热心、耐心、诚心;脑勤、嘴勤、手勤、腿勤;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方法到位、服务到位、效果到位。紧密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苦练“内功”,精心策划组织老同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先后组建了书画组、门球队、气排球队、健身操队、剑术队、舞蹈队等多个活动团体。每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20余项,好戏连台,精彩不断,做到了“月月有活动,天天有安排”,满足了老同志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实现了“老有所乐”。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