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浅谈国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的问题及对策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即是全党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从近年的实践看,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中,在国有企业当前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过程中,仍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国有企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某些领导不重视。个别单位领导把党风廉政建设这个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仅仅看成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其责任制领导小组形同虚设,其成员很少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只停留在会议讲话及其他形式上;甚至于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虚事,是软任务,不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二是责任分解不明确。有些单位领导在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时,没有按照“明确、具体、量化、可行性”原则;有的责任条款内容不明确,指标没有细化和量化,存在责任交叉和责任空挡现象;有的没有贯穿到实际工作中,“责任状”缺乏可操作性。
三是责任考核不到位。在责任考核方面,有的单位不是党委组织考核,而是以纪委的名义进行,而纪委对二级单位这个责任主体的考核,又变成了对二级纪委的工作检查;致使考核检查不深入、不细致。
四是责任制推进落实不长远。个别单位只满足于下发文件、签订责任书,而不能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廉政责任制,缺乏长效机制。
五是责任追究难落实。在实践中,当某些领域如安全责任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案子虽然查破,直接责任人受到了应有惩罚,但在追究领导责任时却犯了难,方方面面出来说情干扰,仅以诫勉谈话或轻微的纪律处分代替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避了法律制裁,使追究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弱化了责任追究效果。
制定对策推动国有企业发挥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作用
1、加强教育宣传,增强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防治腐败责任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突出廉政责任追究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责任范围内的任何工作与人员出了事,自己也将受到责任追究。
2、明确目标责任,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是明确责任主体与责任内容,这是责任制落实中的首要环节。因此实行责任制的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带头执行“责任明确、要求具体、指标量化、时限清楚、目标可行”的原则。
3、纳入整体管理,形成整体合力。党风廉政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做到同部署。一是党委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年度总体规划中,通盘考虑。二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工作职责和权力行使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三是纪委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抓好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四是各部门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合力。
4、健全配套制度,发挥制度制约作用。要针对管物、管钱、管人等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建立分级负责的责任分解制度,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人人签订《廉政联系点承诺》等制度。
5、加强协调监督与检查,发挥审计监察部门职能。当好参谋搞好协调,要协助党委有针对性地制定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和规定。抓好监督检查。一方面做好各级组织、部门、干部落实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抓好对关键部门、重点项目、热点问题的监督检查。
总之,公正考核评价,增强考核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要将廉政责任制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注重维护责任制的有效性、严肃性。一是依据考核结果评价使用干部。二是依据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三是依据考核结果加强源头治理,才能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才能遏制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才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好转和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的最终目标。 (张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