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别给幼小心灵撒上功利盐巴
据1月7日新华网报道,1月5日,买女士一夜未眠,脑子里全是儿子委屈掉泪的样子。思前想后,她还是选择第二天去学校找老师。“胖就不能参加体育课吗?胖就给学校丢脸吗?”面对买女士一连串的质问,老师也一时语塞。买女士的儿子9岁,在南京一所小学上三年级。前天晚上,儿子一回家就委屈地告诉她,上级部门来学校视察,体育老师嫌他跑不快,不让他去操场上课。听了儿子的诉说,买女士很气愤,马上打电话给班主任,一核实,的确有这事。
老师为了所谓的“集体荣誉”不让孩子上课,是一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做法。为应付上级领导来校视察,竟然牺牲了个别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不是教书育人,而是教书毁人!孩子在成长阶段,自尊和自信首先就来自容貌和外观,这些因素能深深影响他们的心态。
必须看到,基础教育应该以健全人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然而,眼下的现实恰好相反,我们的学校教育,急功近利早已将育人过程挤压得十分扁平,不仅让孩子承受了难以负担的学业压力、人格歧视等,更将庸俗浅薄的功利化价值观念植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
对于孩子来说,任何不公都可能对其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教育者的许多不当行为也容易给他们造成误导。有“爱”才会有好的教育,才会培养出有勃勃创造力、丰沛生命力的下一代。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列夫·赞科夫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而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老师真正的爱。”做老师的就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有生理残疾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也该享受到同等的权利,享受到同样的教育。
南京这所小学的相关教师该认真反思,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撒上功利的盐巴。 (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