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04日
权益保障
03

以“文化强企”践行“文化强国”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重点国有企业,如何用“文化强企”落实党中央“文化强国”战略部署,本文做以下粗浅的分析。

一、实施“文化强企”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我国企业普遍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也走过了近十年多的时间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生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然而,面对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从企业层面,先进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就要着力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企业文化。从职工层面,先进文化环境是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源泉。这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富有时代特点、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与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机制、新格局,努力为职工打造健康快乐、内容丰富的“精神家园”。

二、当前实施“文化强企”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些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2、片面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塑造企业精神而与企业管理关系不大

企业组织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文化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

3、注重企业文化的表象而忽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由于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日趋激烈,要持续增强企业活力,文化创新至关重要。但对于企业文化创新问题,一些企业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许多企业的文化都大体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

三、新形势下实现“文化强企”的措施

1、坚持文化强企的正确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企业所处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环境,这就决定了文化强企是符合党的文化强国战略、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在遵循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律中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职工道德素质,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不断增强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正确处理企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增多,文化的经济功能也愈发强大,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逐步提高,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将文化指标化,应把社会效益摆在第一位,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将文化功利化的倾向,从更高的层面把握文化的价值和功能。

3、加强企业文化人才的培养

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为此,企业要坚持多管齐下,从不同层面培养文化人才,对起到领军作用的骨干人才进行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培养。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修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同时发挥职工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4、准确把握发展新兴媒体文化

新兴媒体促进了媒体传播领域的扩展,推动了社会舆论的多元化。作为向现代企业管理迈进,要把新兴媒体文化发展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正确运用网络文化平台,把握企业舆论等发展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5、加强组织学习,激发职工创新精神

在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最成功的组织将是“学习型组织”。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以学习提升职工素质。努力打造出一支有文化、有思想、有技术、有能力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进而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万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