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守护苏坊镇的幸福
苏坊镇,一个位于武功县西北部的小城镇,全镇1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6万人。
早在1999年苏坊镇就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百名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曾先后荣获省、市、县“明星乡镇”、“文明乡镇”,“小城镇建设优秀单位”、“先进党委”、“教育强镇”、“魅力城镇”等86项荣誉称号。如今,苏坊镇工会联合会又荣获陕西省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这个消息让镇工会主席谭柱国激动了很长一段时间。
苏坊镇算是武功县一个相对比较“偏”远的城镇,初到苏坊,这里的静谧不禁让人触动,武功县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县,苏坊也不例外,镇上的年轻男女几乎都外出务工,留在镇上的也多为老人和孩童,这些留守村民除了日常务农外,常利用闲暇时间就近在镇上打工赚些钱,生活的改善源于工会,提起工会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原来在镇工会的努力下,在镇上附近务工的人们从未出现过“被欠薪”的情况,一直以来,镇工会都在加强工会基层组织的建设工作,平日里,镇工会也常组织专人在企业职工中轮流开展《工会法》、《劳动法》等方面的知识培训,让企业的领导尤其是私人企业的领导对工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让他们意识到,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不可侵犯的。“华龙制药公司是镇上比较大的一家企业,用工量大,公司效益一般,却从未拖欠过职工工资。镇上附近的砖厂,不仅不会拖欠工资,还常常提前发工资,这两年来,我们镇上从没发生过重大的劳动争议和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谭柱国颇为自豪地说道。
然而,要想让村民真正富起来,就要大胆创新,“南桃北果、东牛西菜、生猪养殖大覆盖”的思想适时被提出来,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解决了不少下岗职工及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如今,灌溉条件好的尧庄、金龙村种上了猕猴桃,铁陈、代家、凹里、芋村种上了苹果树,樊村、瓦腰村重点发展奶牛养殖,苏东、苏西、周营村则主要发展蔬菜种植,一时间,苏坊镇“热闹”了起来,镇工会针对这些产业邀请专家给村民进行培训。两年来,镇工会组织开展就业培训5期,培训人数120余人,为8名下岗职工申请了再就业小额贷款,谈起再就业小额贷款,村民们拍手说好,镇工会与人社部门携手为这些下岗人员和返乡农民工提供了一个创业的机遇,他们可申请再就业小额贷款(无息贷款、5万元至10万元不等),若将贷款还清,可再次借贷,仅2012年一年,放贷总数将近8千万元,如今,不少返乡人员因再就业扶助贷款自己开起了小店,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在这个静谧的小镇上,谭柱国和镇工会的工作人员继续努力着,共同“守护”着苏坊镇的“幸福”。
本报记者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