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陷阱多 “花招”要警惕
详解装修“防忽悠”攻略
啪的一声,何勇将一块厨卫墙面砖从高半米的地方摔在地上,瓷砖安然无恙,几名顾客嘴里却发出啧啧赞叹。对这块磁砖12元的报价表示认可。可他们并不知道,决定一块厨卫瓷砖质量的并不是耐摔而是瓷质以及防水等因素。
何勇在西安经营着一家装修公司,早年经营饭店不善,才转行做了装修。像“摔瓷砖”这样的步骤,在他的公司每天都要上演几次。
“大部分人的房子都是自己住,房子都买了还在乎那点装修钱吗?装修的消费者在乎的不是钱,而是物有所值。摔砖就是让他们心里的石头落地,乖乖掏钱。”至于家装行业的利润,何勇坦言水很深。
什么样的装修方式适合你?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屋。出于对质量、环保等多方面的考虑,使得人们不愿找“游击队”来解决装修大事。装修公司的适时出现给了消费者一个更好的选择。至少在大部分消费者眼中,公司代表着专业与诚信。
然而,近年来关于装修公司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在网上随意搜索,网友痛斥的装修“陷阱帖”更是铺天盖地。陕西省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针对家装公司的投诉有所增加。有些不够正规的家装公司确实存在多种猫腻,在给施工队派单、施工增项、代购主材、报价等环节中均有潜规则。
装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的装修方式主要为清包、半包、全包三种。清包也叫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找装修公司或装修队伍来施工的一种工程承包方式,相对来说费用较省,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选择材料。但需要业主对家装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和充足的时间。
对于不了解装修,又没时间的业主,装修公司多推荐使用全包。所有材料采购和施工都由施工方负责,优点是相对省时省力省心,责权比较清晰,一旦装修出现质量问题,装饰公司的责任无法推脱,因为工料都是他们负责的。缺点是费用较高,并且由于目前装修市场混乱,大部分企业缺乏诚信。由于材料价格、种类繁杂,装修户了解甚少,一旦装饰公司虚报价格,或与材料商联手欺骗业主,很难识别。而半包则是介于清包和全包之间的一种方式,施工方负责施工和辅料的采购,主料由业主采购,优点是价值较高的主料自己采购可以控制费用的大头,种类烦杂价值较低的辅料业主不容易搞得清,由施工方采购比较省心。
通常装修公司采取的都是半包和全包的方式,猫腻便隐藏其中。
装修公司常见的“坑爹”手法
由于施工费比较单一透明,不良装修公司很难在这一方面做手脚。在用料上“想办法”便成了最常见的方法。
“签合同的时候并没有确定颜色,只是确定了尺寸大小,品牌。没想到选颜色时问题就来了。”王女士家住西安北郊,在与某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后,装修公司提供了几款颜色供王女士选择,但颜色普遍偏暗。当王女士表示想要换一款颜色较浅的地砖时,装修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可以,但每块儿砖要加2元钱。虽然心有不甘,但王女士只能掏了钱。
有的装修公司的设计费并不高,甚至是免费的。设计师还会带领业主挑选材料。有些业主以为材料是自己挑选的不会吃亏,殊不知有些装修设计人员通过代购材料吃回扣获取利润。
一位业主对记者说,装修公司的设计师曾陪她去购买橱柜,到建材市场后,设计人员不是说这家质量不好,就是说那家价格有诈。当业主转了一圈感到无所适从时,他便将业主带到其熟悉的建材店里推荐一番,帮忙砍价。
“当时我就觉得他热情过度了,就说再考虑考虑,回头再叫上家人去同一家店,同样的东西,老板每米的要价比之前低了200元。”现在回想起来,这位业主还忿忿不平。
建材经销商与装修公司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一位板材商对记者抱怨:“与装修公司合作,每单生意至少要被分走一半利润。但是没办法,装修公司能够为我们带来固定的客源。不少商户想要赚钱,就选择在建材上做手脚导致假货越来越多。不少人和装修公司狼狈为奸,施工方明知道材料有问题也不会说出来。建筑公司在材料上动过手脚后,10万元的工程,实际造价只有6万元上下。”
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装修完工后未验收或随意验收,便将装修款付给装修公司,事后发现装修存在质量问题,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处于被动地位。
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那么消费者究竟该如何在装修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业内人士表示,业主找装饰公司是为了有个好的售后服务,施工队伍流动性太大,不能保证它的质量,但是其中这么多猫腻该怎么办?这需要业主多往工地、建材市场跑跑,不要以为请了装饰公司就万事大吉了,材料进场时也得多验,寻求报价时,切不可盲目信报价低的。
而在选择装修公司时,要选择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行业协会会员证的正规装修公司。而且应有固定营业场所、能出具合格的票据,有一定设计水平、施工能力和用正规的合同文本的公司。一般规模较大,开业年限较长的知名公司相对来说实力强。且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信誉度较高,合同履行能力也较强。
合同应当采用工商局备案的示范合同。合同的内容一定要仔细看清,如果没有自己需要的,还可以再增加条款。合同中应写明装修的具体要求和完工日期。必须对材料采购单填写清楚,应该包括材料的品名、品牌、质量等级、数量,进场的时间,验收的要求等。合同中有关保修的条文是必不可少的,要在预算报表中写明装修材料、数量以及装修价格,以便日后维修。此外,在合同中最重要的是要约定保修责任和期限。而且要分清责任。按进度依次分阶段付款。不要提前支付或一次性将全款付清。
如果采用的是半包,对于瓷砖、橱柜、灯具这些占装修资金主要部分的材料,一定要多看多问。不妨自己确定几家店面,然后带领设计师在这几家店面内挑选。避免装修公司在材料上吃回扣。
要学会利用拍照、录像或是公证处公证等方式保留自己的证据。拍照时,最好能将当天的报纸拍入画面以证明拍摄时间。立案后,也可申请证据保全,然后再积极与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商进行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可向工商行政部门或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