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老寿星”的真情趣事
西安汉斯啤酒厂家属院有位老奶奶,叫闫桂英,今年已经96岁,耳不聋眼不花,见人总是笑眯眯的,走起路来可精神了!院里人都尊称她“老寿星”。
我和老寿星住对门,耳闻目睹了老人家不少真情趣事,说几个给你听听。
60岁的新发明
老人家儿女两个都在西安工作,先后给老人家生了三个孙子。满月一过,她就抱回蓝田老家去了。到一岁断奶时,老人家就亲自喂养。老人家见孙子爱吃米,而自己却喝惯了苞谷糁,这咋办?于是她想了个办法:缝了一个小布袋,里面装上米扎紧,熬粥时放到锅中间,说这叫“一锅两煮法”。老人家的这一发明,很快被乡邻们效仿称道。
直到现在,几个孙子聚到一块,说起这段童年趣事来还乐不可支,都说咱是奶奶的布袋娃!
70岁的好“厨师”
老人家年事高了,就被儿子接到城里住。一进门看到厨房就乐了:这就是我的好地方!
老人家做饭是把好手,什么擀面条、烙锅盔、搓麻食、蒸包子……样样精通。她对儿女、媳妇、女婿、孙子们的口味偏食,了如指掌,知道今天谁来吃饭,她就保证你满意,从不怕麻烦。被大家昵称“高厨”。
80岁不愿“下岗”
儿子儿媳都退休了。儿媳说:“妈,你也该退休了,我来接你的班!”老人家说:“你们给公家忙活了几十年,退休了就好好歇几年。我还能干着呢!你们退休是国家规定的,我做饭是老天爷安排的,老天爷没发话呢,我不退。”
老人家不但继续坚守岗位,而且一般情况下还不让人插手,说什么你一上手,就乱套咧……直到老人家快90岁时,一天看电视,看到一起因忘关煤气阀门惹下的祸端,才听劝,但很不情愿地离开了厨房。见了熟人就说:“人家不让干了,我下岗了!”
90岁的老人“上班去”
不上厨房了咋办?不甘寂寞的老人又动了脑筋:一是在自己的屋里继续为儿孙们纳鞋垫。二是联络了几个老姊妹到厂俱乐部看人家打麻将,看着看着就学会了,虽然玩的是“毛毛票”,但老人家却乐在其中,每天下午准时准点到场,路上有人问:“干啥去?”她呵呵一笑:“上班去,搓麻。”
96岁立功受奖
每逢春节,儿女、孙子、重孙都来了,可谓“四世同堂”。去年过春节,老人家发完红包,二孙子李军变戏法似地亮出一个晶体奖杯来,对大家说:“今年咱家被市老龄委评为‘温馨家庭’了,这是奖杯!”96岁的老寿星手捧奖杯,被儿孙们簇拥着,笑得脸上开了花。 (刘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