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尊重员工要“形式”更要“内容”
2013年2月25日,元宵节后的上班第一天,浙江台州一企业的高管们在厂区门口以列队鞠躬的方式欢迎员工返厂上班。
员工节后上班第一天,企业的高管们以列队鞠躬的方式欢迎员工返厂,这种形式无疑体现的是企业高管们对员工的一种尊重,哪怕是作秀,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有人这样说过一句话:“我可以没有资金,可以没有土地,可以没有技术……但是我不能没有人,有了人才就会有一切。”可见员工与企业的作用。其实,企业和员工就如同水与鱼的关系,他们是一个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
在美国,成功的企业几乎都十分注重建立“尊重每一个人”的形象,他们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形式,甚至连语汇上也有所体现。达纳公司则在一切报告和讲演中都使用“大家”的字眼,不用“工人们”的称呼。在麦当劳公司,所有雇员称为“伙伴”,而不称员工。这些做法确实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的确,于一个企业而言,最宝贵的财富不是厂房、设备,而是一支熟练的、忠诚度高的员工队伍。而要拥有忠诚度高的员工队伍,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的企业文化。一个有着健康文化的企业,对待员工一定会是尊重的,尊重员工的企业,员工就会有归属感、认同感,员工就会忠诚于企业,努力工作,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财富,实现彼此双赢。
事实上,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正在从这一方面努力着,企业高管们以鞠躬的方式欢迎员工返厂上班,这是一种努力,有的企业每月为员工父母发“孝工资”,也是一种努力。但仍有些企业,在尊重员工方面做得并不好,或努力得并不够,如:强迫员工超时加班、不允许员工请假,请假则开除等,这些都是不尊重员工的表现。
在任何领域,管理的秘诀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秘诀又是什么?换句话说:怎样做才算尊重人,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尊重人,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说,尊重人,要“形式”更要“内容”——对人利益的真正关心上。于企业而言,就是一切视员工如伙伴,以尊重的态度,让员工在人格尊严和工资、福利待遇上得到良好的回报,这样的尊重也才更有意义。 (张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