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德国“阿特”驯服记
5月20日晚23时33分,兴化大化工阿特拉斯氨制冷压缩机因二段入口压力增高,联锁突然停止运转,造成氨醇生产系统停车。
阿特拉斯氨压机是从德国进口的大型压缩机组,主要负责低温甲醇洗和空分蒸发氨液化,是大化工生产氨醇的重要设备。德国“阿特”大发“脾气”,致使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受阻。紧要关头,兴化高层领导会同生产部、装备部、计控处、合成车间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从氨醇系统运行程序中调出六回一开度、汽轮机转速、二段出口压力、一段入口压力、二段入口压力、高调阀开度蒸汽流量、一段出口流量、二段出口流量等运行数据,紧急为“阿特”会诊。
“阿特”首次确诊时间已是次日凌晨时分。一直在等待检修命令的计控处,立即对“阿特”自控系统进行校验。检修人员忍受着“阿特”体内161摄氏度的高温,进入其中进行阀头连接、调校行程、核准信号……这支经过大化工仪表安装洗礼的检修队伍,配合默契,技术娴熟,要二个工时完成的任务,他们只用了短短的30分钟,使“六回一”阀门恢复至可控状态。
接通了“血脉”的“阿特”,于凌晨12点37分实施第一次启动。在蒸汽速关阀门打开后,按照运行次序,高压蒸汽调节阀应打开,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阿特”机组运行突发异常,转速高达到540转/分,超速保护联锁动作,速关阀门关闭,导致机组再次停车。接下来,检修人员又对机组进行了三次投汽试验,机组均不能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出于对“阿特”转子、轴承的保护,防止其因异常运转而受损,现场人员决定先对汽轮机进行盘车降温,以防止机组因温度升高而损坏。
5月21日9点50分,检修人员对“体温”降至正常的“阿特”试图再次投汽冲转,又以失败告终。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连续作战的检修人员见机械冲转不成功,机、电、仪部门当即决定实施手动冲转。然而,当电磁阀手动带电打开,恢复自动控制后,电磁阀突然失电,造成速关阀关闭,手动冲转失败。
冲转、失败,再冲转,再失败,手动控制操作在探索中反复,终于找到了洋家伙的“病灶”。原来,因为高调阀封闭不严,在速关阀开启,高调阀尚未打开时,蒸汽就提前进入汽轮机冲转,造成连锁动作停车。
显而易见,对这台洋机器动手术是最快又最直接的方式,然而,若要联系生产厂家进行检修,至少需要48小时,将直接影响4000多吨的氨醇产量。此时,一直在现场默默配合检修的合成车间主动请缨,决定先不开蒸汽大阀,按正常程序开车至速关阀全部打开后,再开蒸汽大阀送入蒸汽冲转。但是这样操作会存在以下问题:1、不开蒸汽大阀蒸汽温度、压力不满足启动条件,无法启动。2、开蒸汽阀时易因管道温度低产生液击现象。3、转速无法控制。以上问题成为成功冲转“阿特”的关键因素。合成车间领导率领技术人员科学部署,周密安排,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方案得到了生产、装备部门的技术支持,一道道指令通过中心控制室,下达到开车现场——快速关闭蒸汽入口大阀——打开蒸汽放空阀——待速关阀打开后再缓慢打开蒸汽旁路阀——冲转汽轮机——控制汽轮机转速升至1000转并稳定后开大蒸汽进气旁路阀——关小放空阀使转速缓慢升至暖机转速2060……此刻,中控高调阀已能控制转速,蒸汽入口大阀全部打开,一切都在按开车程序安全运行,“阿特”冲转成功。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决不放弃。”只用短短数小时,合成车间关键时刻显现出的优良素质,成为训服德国“阿特”的致胜法宝。
(翟润生 屈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