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25日
煤业化工专刊-头版
05

构建“八项工程” 实现文化强企

孙鹏

百年基业,文化为本。没有优秀的文化作为根基,一个企业就不可能真正基业长青。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要“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企业”,成为“百年老店”,就必须建立起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又符合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员工根本利益需求,具有“陕西煤化”特色、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文化体系。

陕煤化集团成立以来,按照“一体多元、彰显个性;和而不同、共存共荣”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文化体系,注重宣传推广,培育先进典型,使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由最初自发的、零散的、浅层的起步阶段,进入了目前有计划、有步骤、体现企业特色的新阶段。所属各单位在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富有活力、丰富多彩的个性文化建设。尤其是近年来,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实现了文化落地深植,推动了管理创新,提高了员工素质,提升了企业形象,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全国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的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目前,形成了以集团企业文化为主体、所属单位子文化为多元,既有集团整体优势、又彰显成员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建设局面。

在取得阶段性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看到,陕煤化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例如,从整体工作平衡上看,少数单位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站在战略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从领导、机制、投入等方面给予企业文化建设足够的重视和保证,缺乏常抓不懈的长效工作机制。从文化融合上讲,个别单位对集团文化的认同感需要进一步提升,在执行集团企业文化”三统一”(核心价值理念、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基本管理制度和员工基本行为规范的统一)要求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近年来新重组板块公司,文化的重塑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文化落地上看,少数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孤立对待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处理好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实践联系,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生产经营“两张皮”。从文化建设过程看,少数单位只重视表层的物质文化建设,不能真正将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企业各项决策及员工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过程之中,转化为本企业及员工的自觉行动;还有个别单位没有将“以人为本”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仅仅靠行政命令、靠权威、靠奖惩推进工作,挫伤了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以上这些问题,我认为,既有当前社会上企业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有陕煤化集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个性问题;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原因,也有实际操作层面的误区。去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加上近年来集团不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企业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广大员工的物质利益诉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陕煤化集团重组以来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后,也需要静下来认真总结经验和谋划未来。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对陕煤化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努力改进。

陕煤化集团党政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今年初制定印发了《2012-2015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文件指出,要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密围绕“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企业”的愿景目标,积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为集团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规划中,还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抓好文化筑基“八大工程”,不断夯实陕煤化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进一步调动集团所属单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面,我想就集团提出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八大工程”,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是核心理念培育工程。陕煤化集团现有成员企业60余个,业务涉及十几个产业,职工队伍13万多人,近年来呈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发展趋势。文化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根基,是陕煤化集团所属各成员企业和广大员工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也是集团未来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在概括总结改革发展的实践基础上,陕煤化集团形成了企业愿景、宗旨、精神、使命,以及安全、经营、环境、人才、管理、创新理念等一套理念识别系统。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一体多元、和而不同”,所以,不要求各成员企业建立与集团完全一致的文化理念系统,要求统一的是核心价值理念。也就是说,集团各成员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历史、产业、地域、人文背景构建自己的文化理念系统,但在企业愿景、宗旨、精神、使命等核心价值理念方面必须与集团保持内容统一或方向一致。在此基础上,要深入开展统一的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推广,使集团核心价值理念成为集团所属企业及广大员工的共同行为准则,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实践,不断增强集团上下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下转二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