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3年09月23日
综合新闻
02

科技型小企业也可以干大事情

“我们的精密滚珠丝杠,不仅产品质量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中的NO.1,而且还远销到海外,打到了号称‘机械之国’的德国。”拿着自己公司生产的精密滚珠丝杠,西安凤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延都自豪地说。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是一家仅有300人的科技型小企业。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其研制生产的精密滚珠丝杠有效提升了数控机床、航空、医疗、高铁等领域生产设备的寿命、精度和综合性能,年产值达1.5亿元,成为驱动中国制造的“精密之心”。

德国留学归来自主创业

一米八三的个头、国字脸、个性率直。樊延都是个典型的关中汉子。“我不是海归专家,其实我和普通人没啥区别。”尽管拥有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国家级特聘专家、“高端人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等荣誉,但樊延都却很低调。

1996年,樊延都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后,有着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可二十多岁的他却不甘心安于现状,毅然踏上了赴德求学的道路。

“我从小就对一切机械的东西,尤其是对带驱动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而德国的机械制造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德国制造’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回顾留学经历,樊延都感慨万千。一进德国大学宿舍,就被上了一课。德国宿舍的老学生搬走后会对宿舍彻底打扫,新生直接入住即可。随后,樊延都发现,德国工人同样很严谨,他们会认真完成本道工序,以确保下道工序正常进行。“德国人严谨、敬业、务实的品格,让我终身受益。”有个念头一直在樊延都脑海中闪现,如果中国也拥有德国的先进技术、优质产品,那该多好。

2005年,他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回国创办了凤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在自己最擅长的机械加工领域,开始了创业征程。

政策+服务为企业解困

公司成立伊始,樊延都就遇到了麻烦。其生产所需的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生产出的成品也基本出口,通关手续就很麻烦。产品要想出口,必须先运往沿海城市,派人驻守,等待海关检验。不仅浪费时间,还占用很多人力、物力。

“在公司发展最困难时,西安经开区出口加工区主动联系我们,让发展前景突然柳暗花明。”樊延都对此不无感激,他说,凤城精密是一个“两头在外”的企业,在出口加工区无论是土地还是厂房,费用都很优惠。更重要的是,可享受“境内关外”、24小时通关服务、保税物流功能等一系列综合服务。

“严格来说,我们是第三代的出口加工企业,相比第一代做鞋帽,第二代做电器代工,凤城精密产品的利润来自产业链条的高端,附加值高是最大的特点。”樊延都介绍,经过8年发展,公司已处于二次创业阶段。生产的五大品种、300多个型号的滚珠丝杠产品技术工艺都具有国内唯一、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与数十余家国内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厂家建立了长期供应关系,同时还为德国德玛吉、西门子信号等众多国外知名企业进行产品配套。

打造中国制造“精密之心”

凤城精密自成立之日起,就树立了打破垄断、成功替代进口产品的目标,由中德两国专家团队积极展开科技攻坚。生产的丝杠通过镟铣加工,不仅精度达到了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而且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有效提升了数控机床、航空、医疗、铁路等领域生产设备的寿命、精度和综合性能。

由于掌握了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凤城精密的产品价值大幅提升,在定价权方面竞争优势更为突出。樊延都自豪地说:“我们的产品质量不比国外的差,售后服务更是比他们全面周到,所以同样的价格,国内客户更愿意选择我们的产品。”

2011年7月10日,这个日子樊延都至今记忆犹新。当天,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凤城精密调研,并发表了16分钟的讲话:“小厂要有大视野、大志向,小厂也能干大事业,能让职工生活得更幸福。我们需要更多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

“这是对我们公司最大的肯定和鼓励,但过去的成绩只属于过去。”樊延都说,未来公司将打造中国制造的“精密之心”,让凤城精密生产的滚珠丝杠产品成功替代进口产品,逐步占领国际国内市场。同时要让公司的300多名员工兑现自身价值,真正实现体面劳动、尊严生活。” (柯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