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风景这边独好
——澄合矿业董东煤矿化解市场困境纪实
目前,在煤炭市场仍不景气、整体产能过剩、企业盈利锐减、市场竞争空前的严峻形势下,澄合矿业公司董东煤矿却一枝独秀,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截至2013年12月31日,该矿全年实现利润4077.83万元,生产原煤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6.4%,职工年收入8.5万元,同期相比增长了8%。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董东煤矿在逆境之中仍然保持着增长盈利的强劲势头?近日,笔者走进董东,探究它背后的奥秘。
审时度势 居安思危
董东公司是一个三家控股企业,2010年运营之初,企业所受到的外界干扰较多,企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也较少。在这种大背景下,董东公司就已经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该公司首先从改变职工精神面貌作起,通过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干部职工人人不语自危、奋勇争先,个个精勤于事、团结奋进,所有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提升。同时,该公司还自加压力,给自己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标准。董东公司在澄合矿业公司制定的目标任务基础上,又给自己制定更高的标准。“标准提高了,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该公司经营副总张士衡表示。
董东公司也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思想意识,才使企业在发展中未雨绸缪,统筹兼顾,积极有效的防御和应对市场变化,为回避降低风险打下了坚实基础。
苦练内功 狠抓管理
在煤炭市场仍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打好形势下,董东公司就开始从内部管理入手,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并通过挖掘内部潜力,强化内功,主动迎击市场挑战。
随着原煤产量的递增,各项成本支出都明显增加。为此,该公司在大力开展对标管理活动的新形势下,充分学习借鉴了先进矿井的先进经济运行模式,制定推出了管理创新项目,即“五八对标创效法”,即:每个部门承包五项标杆指标,每个区队承包八项指标,每项指标挂钩区队结算工资的5%,每个部室围绕自己所承包的指标下发实施细则,每个区队将自己所承包的指标和部室下达的目标任务向班组分解。每月3号、10号,财务科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而创新是董东的最大红利。通过“五八指标对标法”的实施,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力,也使全矿上下形成了一种自主创新的氛围。
人才兴企 成效显著
近年来,在积极引进大学生的基础上,该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大力建设人才队伍。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公司曾多次选派大学生赴山东枣庄煤矿、黄陵矿等先进单位参观学习,聘请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专家教授来矿讲授新知识,切实增强大学生适应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大学生选拔任用上,该公司严格实行民主推荐、集体研究和任前公示的选才程序,疏通人才的“入口”和“出口”,切实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针对青工既没工作经验,又缺少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从2010年开始,公司就结合工作实际在青年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请老师傅为青年指点迷津,做到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使他们尽快茁壮成长起来,适应矿井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该公司已先后将二十余名政治素质优、群众口碑好、工作作风好的优秀大学生安排到管理岗位,他们分布在安全、生产及基层一线的各个岗位,为矿井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下,董东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热情得到了明显提高,矿井全员工效连上新台阶,目前,该公司已连续19个月稳居澄合矿业公司第一位,实现了企业减负不减产、降压不降效的良好发展格局。 (李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