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秦始皇兵马俑土壤分离出新种地球微生物
据中新社消息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19日宣布,该院刘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分离的FJAT-13831T菌株,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胞杆菌属的新种,被命名为兵马俑芽胞杆菌(Bacillusbingmayongensissp.nov)。
这一发现丰富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古文化遗址的科学内涵。此前,专家在中国南海淤泥和内陆盐湖中分离发现芽胞杆菌3个新种。
专家认为,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坑土中的芽胞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新种——兵马俑芽胞杆菌的功能,将为人类开发利用芽胞杆菌开辟新途径。
刘波博士团队在国家“973”计划和农业部“948”项目支持下,首次开展秦始皇兵马俑坑土的芽胞杆菌资源研究,分离到10株芽胞杆菌,采用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化学特征、基因型特征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DNA杂交、基因组平均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确定FJAT-13831T菌株是芽胞杆菌属的新种,将其命名为兵马俑芽胞杆菌。
这一新发现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的《列文虎克微生物学杂志》2014年第3期网络版(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4370979),获国内外同行认可。《列文虎克微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34年,以“微生物之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命名,由世界十大出版巨头之一的荷兰沃尔特斯·克鲁维尔集团的科技与教育出版公司出版,今年3月将发行该刊第105卷第3期印刷版。
芽胞杆菌是一类能产生芽胞的细菌,有较强的抗逆性,广泛分布在南极、火山、沙漠、深海、盐湖等极端环境,其活菌制剂具有强大生命力,成为人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应用于食品、农业、工业、医学、冶金、环保、军事等领域。农业活菌制剂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保鲜、生物降污、益生菌、酶制剂、饲料添加剂等,90%来自芽胞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