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改革春风吹散困难职工心头阴霾
“目前仍有不少职工生活比较困难,全国各地的工矿区、林区、垦区包括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大约4000万人,其中70%是退休职工,大多属于困难职工……”全国政协委员张世平代表全国总工会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大会发言,引起此间正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对困难职工群体的深切关注。大家呼吁:在制定新一轮改革政策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困难职工的境遇。
毋庸讳言,我国目前还存在不少的困难职工群众。2013年初,在全国工会建立的帮扶档案中,有496万户困难职工家庭,涉及1299万人。分析数据显示,患大病、子女上学、意外灾害等已成为导致部分职工家庭陷入贫困的主要因素,因病致贫更占到工会困难职工档案总数的32.8%。目前,我国城镇职工五大保险的参保率均不足75%;第七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表明,农民工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达39%。
困难职工群众得到了工会等组织的帮扶,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不过也必须看到,帮扶有时只是杯水车薪,往往很难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一些困难职工依然贫困如故,这就不得不要从改革的角度去反思了。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现在许多人过上富裕的生活,甚至产生了为数不少的富豪,享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但也须看到,还有不少困难职工群众为生计而犯愁,他们看不起病、买不起房、孩子上不起学等等。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要深化改革,此次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77次谈及“改革”,这给困难职工群众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张世平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能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困难职工群众身上,体现了他们具有很高的责任担当,值得赞赏。而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对他们的建议不可姑妄听之,一定要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角度,从走群众路线的高度去郑重对待,尽快制订出改革的目标和实施方案,让改革的春风吹走困难职工群众心理的阴霾,真正让他们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