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自断双脚”的悲剧 何时不再成新闻
今年1月份,安徽定远县严桥乡44岁的刘敦和生病了,先是双脚起水泡,接着浮肿、发黑发臭。然而,他家里没钱,新农合也未办理,就一直没到医院检查治疗。前不久前,他实在无法忍受疼痛,用摔碎的茶杯碎片将自己双脚割掉。(腾讯5月13日)
又是一则让人不忍卒读的新闻。用茶杯碎片生生割掉自己的双脚,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无奈!如果不是痛到绝望,再刚强的硬汉也难以下得去手,新闻图片中这位男子没了双脚的残肢,让无数网友一声叹息。
“自断双脚”的悲剧,自然让人想起另一位硬汉,清苑县“自锯病腿”的郑艳良,他们的遭遇和经历是何等的相似,怪病突袭,没钱医治,在病痛的煎熬下,要么等死,要么就用这么惨烈的方式“自救”,虽然很悲壮但这也许是他们唯一的活路。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的“悲壮”才会引发媒体的关注,也才会进而得到社会关注,从而得到救治。
这样的悲剧无疑是个巨大的讽刺,它在追问:医改改了这么多年,“病有所医”医在哪?对这种特殊困难的病人和家庭,我们社会的保障为何总是滞后?类似的悲剧何时不再是新闻?
在动辄“人人有医保”的今天,刘敦和显然是个例外,父母早已过世,兄弟姐妹也早已成家,得过脑膜炎后遗症的他至今还是单身,因为穷这么多年没有加入新农合,没有新农合更看不起病。在一份官方的资料中,安徽定远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9.24%,有80多万人从中得到了实惠,遗憾的是刘敦和没在这80多万人中。像他这样未入保的困难户,我们不知道当地相关部门知不知道,这样的特困群体难道非要等到有了轰动新闻,才能被关注?
目前刘敦和在社会关注下已入院治疗,当地民政部门也在积极帮其筹款,别总是等到悲剧发生后,我们的相关部门才伸出关爱的手,别总是成为新闻后,才得到救治,终结“自断双脚”的悲剧,不能只指望媒体曝光,更要靠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制度。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一个真正温暖而公正的社会,应该让每一个存活于这个社会的普通人,都得到生命的关怀与起码的救治,这是政府应有的责任。 (直隶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