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1日
延长石油专刊-综合新闻
06

干工作就干第一流的

——记“531”示范党支部吴起寨子河采油大队

(上接一版)贺洲掰着指头说,“三高”就是工作效率、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高,目前全队员工都具备了多项技能,因而也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油水井资料全准率达到98%以上,日均产能均在计划线上运行;“两低”是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1至6月,仅材料费用就同比节约了78万元。

井站、区队大灶,两点一线的生活,5年如一日,28岁的薛喜梅守着23—31井站却过得心安理得。每天大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计量化验,然后填写报表、设备巡检、常规保养……直到临睡前,再检查一遍井场井站,确认安全运行后,才放心躺下。一个人白天黑夜地守在井站很寂寞,但她觉着现在的生活挺好,每天从早忙到晚,生活有目标很充实。她羞涩说道:“对于我来说,两点一线的生活,很简单,也很幸福!”

见过开朗的女孩,但第一次见这么爱说爱笑的员工。从探11井见到高明茹的第一眼,就被她爽朗的笑容所感染,疲惫的身体随之一阵放松。她一直津津有味地述说着她们采油女工的生活,虽说小有缺憾,但人不能太贪,得知足、懂感恩。笔者心有触动,问:“常听说一线工人常年野外生活,信息闭塞,性格木讷,你觉得这些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嗯……”思忖了一下,她一本正经地说,“最大的变化就是话少了,不太爱说爱笑了。”一说完,她就“哈哈”笑起来了。

关注王海莹,不仅因为她是全厂先进生产工作者,更因为她年仅23岁,身高不足1米6,瘦弱伶仃,却是个名符其实的“女汉子”。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交加,她所管理的23—47井场各项工作秩序井然,考核始终都在全队前列。

立足岗位 勇于担当

寨子河采油大队年产原油16.2万吨,有井场188宗,生产油井476口,注水井164口,男职工260名。在这里,每一宗井场是“两女一井”轮班制,男职工却是“一人一井”制。

在23—36井站,我见到了“给力男”采油工穆焕峰。我们亲口品尝了他小菜园里的嫩黄瓜,很甜、很脆。临走时他告诉我们:“队上特别尊重职工、关爱职工。我家里比较困难,领导就照顾我,我特别感动。咱是个工人,平时就拼命干好工作,这个月我产能、销量是全大队第一,比平时挣得多了,心里特别满足。”

站长刘振高说,6月份全站职工平均收入增长700多元,他很有成就感。自从实行“油井承包制”以来,他们班站9个人个个都很敬业、人人是好手,争着、抢着往前冲。比如,主采延9油层的100—4井就存在结蜡过于频繁、清蜡检泵的维护作业一直是困扰费用管控和井场建设的头疼问题,采油工杨新春整日抠脑门子想办法解决这个“顽症”。他坚持每天定量往套管加清蜡剂,时间长了就摸索出窍门来了,不光自个受益,还把绝窍拿来全班分享,油井经过技改后,日产纯油达62吨。因为这些小小的技术革新,班站还被采油厂评为了“百日安全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贺洲胸有成竹地说:“当一次排头兵远远不够,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主体责任制建设,着力完善配套设施和党建文化工程,实现员工业务技能精湛、福利待遇第一、工作激情饱满、人生态度阳光的工作生活境界,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个‘对内带动、对外示范’的集体,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一流标杆示范采油大队。”(马新月 刘翠 刘存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