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18日
头版
01

丝路上的黄金干线

——写在中亚班列(西安至阿拉木图)开行一周年之际

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格局,西安铁路局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区位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于去年11月28日,正式开行西安至阿拉木图中亚国际货运班列,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注入了全新动力。

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亚班列共开行38列、1958车,累计运输货物总重达5.03万吨,出口总值约7200万美元,经过一年的运行,中亚班列已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干线。

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5月19日,西安铁路局与西安国际港务区联合举行中亚班列常态化开行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进一步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口岸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重新制定开行方案,中亚班列实施常态化运行,每周一班,逢周六开行,6月1日实行。

为满足货物多样化的运输需求,西安铁路局科学设计线路,一是开行集装箱班列,每周六2点15分始发,次周一6点29分到达阿拉山口境,仅用时52小时。二是适应陕西出口货源结构,开行“整车+集装箱混编”班列,周六0点57分始发,次周二5点42分到达阿拉山口境,用时76小时,双线快速通道满足了陕西不同出口货物的运输需求,成为了通往中亚地区最具优势的运力资源。

助推全新经济增长极

10月28日,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正式发文批准西安铁路局新筑车站作为临时口岸对外开放,成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继重庆、成都之后第三个获批对外开放的铁路口岸。由此,西安将打破进口产品只能依赖沿海沿边和空港口岸转关的现状,真正具备国际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

铁路口岸对外开放后,可依托中亚班列的运行为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带回很多“欧洲制造”,将比空运更便宜,比海运更快捷。同时中亚班列的国际货运成本将大幅降低,真正具备国际货运优势。新筑车站对外开放口岸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铁路和航空两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成为空、铁、海多式联运体系的重要支撑,为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中转枢纽注入新活力。

黄金干线

经过一年来的运行,西安铁路局开行的西安至阿拉木图中亚班列货源已由陕西辐射至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北、上海、浙江等地,其中陕西本地货源约占30%,外地货源约占70%。货物目的地遍布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的44个城市和站点。货物品类涵盖工业原材料、机械设备、工业零配件、建材、食品、轻工产品等六大类,共计206个品种。班列已经实现了从运营初期的每月1列到现在每月4-5列的常态化运营,并适时加开周内班列。

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新筑车站正逐步成为中亚货物在陕西的聚集、分拨点,为我国和中亚、欧洲架起了一座经济合作桥梁。班列运行一年来,累计运输货物总重达5.03万吨,出口总值约7200万美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干线。 本报通讯员 焦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