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点滴赢得职工心
——访西安市临潼区总工会主席张双学
2014年底,西安市临潼区总工会按照工会“三服务”、“会、站、家”一体化的工作要求,立足实际,于12月底成立了“临潼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中心设有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职工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各类职工服务阵地。
在临潼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区总工会主席张双学始终参与其中。服务中心落成之日,张双学并未感到轻松:平台有了,怎样利用平台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这个问题让他深知身上的责任……
以书为“盖” 职工为“庐”
“啥都害怕,还能成事?”张双学向笔者介绍,服务中心四楼设置为图书阅览大厅,近4万册纸质图书将在开放之日正式面向所有职工开放。为了增加职工的阅读量,服务中心还积极与陕西省图书馆联系联网事宜,今后在省图能看到的电子书籍,服务中心也可以一览无遗。“全免费!不用押金,只要有会员证,按程序登记就能借!”张双学说。
不押证件、不用押金,书丢了怎么办?张双学斩钉截铁地说:“要相信职工,就算丢了,再买!说明书好,是职工需要的书!”张双学说,只有爱书的人才要书,不爱书的人,也根本不会来阅览室,图书阅览大厅的设立就是为了让职工群众无条件地看书,以提高职工素质。“不怕书丢,只要说清楚(书)去向,更不会因此而影响后续借书。”张双学向笔者介绍,服务中心的图书一部分来自于工会出资购买,此外还有部分社会捐赠,甚至以后可以“以书换书”,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书,服务中心还与教育局结成对子,成立中小学生寒暑假学习基地,让读书“从娃娃抓起”。今年年初,临潼区总工会向全区企业职工发放会员证2万余本,职工凭证可免费在服务中心运动、学习。
细节决定成败 点滴赢得人心
走进服务中心四楼的乒乓球活动大厅,宽敞明亮的场地使人眼前一亮,张双学告诉笔者,在最初选地板颜色的时候,不少人建议用惯用的红色,但为了给职工营造温暖舒适的气氛,张双学坚持将地板色换成绿色。“就连头顶的灯,也选择了国际比赛用的专业灯,我们是职工的娘家人,所以要给他们最好的。”张双学说。
采访中,张双学向笔者介绍了一个细节:卫生间的冲水踏板。张双学说,在采购设施的时候,他发现,卫生间的冲水踏板设置在离地面30cm左右的距离。“这么高,咋踩?本来很顺畅的动作还得抬个脚,虽然是小事,但一点也不人性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双学要求工作人员和厂家联系,几经协调,更“接地气”的踏板安装了,张双学的心也落了地。
在服务中心,笔者发现了很多类似于这样的小细节:一楼职工援助中心服务大厅里,为来访职工提供的工会报刊、柔软的座椅、醒目的LED屏幕……“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帮职工所需、解职工之难”二十个大字不仅钉在了墙上,更处处体现在这些细节。让不少职工感到服务中心永远都是一个避风港。
“制度性的细则如何制定,如何合理的实施,都将随着职工的参与而不断完善,不断修改。”张双学说,制度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服务,所以不能用条条框框“框”住思维,所有的一切是为职工服务的,职工的满意才是唯一的标准。 (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