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01日
百味·国际
04

蛙鸣声声惹人愁

□李有逵

深夜,青蛙的鸣叫声把我从熟睡中惊醒,蛙声将思绪带到昔日的岁月。

在我的记忆中,农村大集体时,每天都干农活,但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大家都为填不饱肚子而发愁。特别是农历二三月,青黄不接时,大家的生活真难熬。这时,只要听到蛙叫,就仿佛得到希望,获得了救星。农村有句老话:青蛙青蛙咯叭叭,四十二天吃麦拉(麦饭)。记得有一年遭旱灾,粮食基本绝收,年底各家各户都成缺粮户,开春后只有挖野菜、采树叶、剥树皮吃,大家都饿得骨瘦如柴,有的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时,村里的王大爷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为挽救死了心的人们,3月下旬的一个深夜,他仿照《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学蛙叫。人们听到清脆的蛙叫声,顿时精神大振,好像获得了新生。次日,村民互相奔走相告。但是,细心的老者经过推算,确定小麦成熟期大约在5月22日左右,吃麦拉(麦饭)应在收割前10天,也就是说,青蛙叫的最早时间,应该在4月清明节前夕,大家觉得有问题,当晚生产队安排专人查个究竟。夜深入静后,村中突然钻出一个黑影,边走边学青蛙叫,观察的人一涌而上将其抓获,大队干部认为他在搞封建迷信,在全村进行游行批斗。

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后,土地还是那些土地,人还是那些人,但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深入,良种推广,土壤测试、配方施肥,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小麦、水稻亩产分别达800斤、1500斤以上。老家的粮仓也不断更新扩容,大集体时,大人一年毛粮528斤,小孩折半,那时,全家大小6口人,仅用一个木柜就足够了,从土地分到户后,又将小木柜改成大木柜,但只管两三年,又得再次扩容。饱受饥饿之苦的父亲,有一个固执的观念,每年家中都要储存两年土地所产的粮食。如今家里所种的4亩良田,两年所产将近2万斤粮食都贮存着,家中的粮仓足有半间房子大。

群蛙荟萃,尽展歌喉,蛙声打断了我的回忆。听到蛙声,我又开始发愁:青蛙青蛙咯叭叭,今年的粮仓装不下。是的,前年扩容的粮仓,今年又得再次扩容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