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母亲的旅途
□文雪梅
周末,搭乘同事的顺风车,他正好接看完戏的老母亲回家。
老人八十多岁,一路上,我和老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老人虽已是高龄,但是说话严谨,滴水不漏。她问我几个孩子?谁照顾?看着老人家的兴致如此之高,我便认真地一一作答。告诉她我在县城上班,只有一个孩子,平时工作忙,照管孩子的任务就托付给婆婆了。
老人听完我的话后,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孩子还是要自己带,我们老人都溺爱,会把孩子宠坏了!”她不由说起自己的孩子,三个儿子,都上过大学,大儿子在上海工作,二儿子在市里工作,今天开车送她看戏的就是最小的,留在身边。说到这里,老人顿时眉飞色舞起来,脸上写满骄傲和自豪。
“老妈妈供三个大学生,确实不容易呀!”我听后赞叹道。
“那当然了,现在的年轻人生一个孩子都累得气喘吁吁……”老人津津有味地说着,眉宇间荡漾着自信。
“那您一定去过上海了?”我问老人。
“去过的,我每年都要去上海旅游的。上海的楼房像树林一样密密匝匝,街道宽阔,车子多得像蚂蚁。相比之下,还是家里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老人滔滔不绝。
这时,开车的儿子按捺不住了,他笑着告诉我:“那年我大哥刚去上海,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半年没有音讯,我母亲着急了,也没跟家人打招呼,独自背着沉重的行囊去了上海。由于不识字,她在火车站里睡了三天三夜,饥渴难耐,最后被收容所带去,才打听到大哥的下落。后来,大哥说,母亲的包里装了10斤苹果,3斤核桃,还有几双她亲手做的绣花鞋垫。那是母亲第一次去上海。”
他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
我的心里也酸酸的,禁不住瞥了一眼身旁的老人。她满头白发,脸上沟壑似的皱纹迭起,两只树皮一样的手干瘪、粗糙。当我问到老人这么大年龄去那么远不晕车吗?她笑着说,身体特棒,走到那里都不会晕车的,过几天,她还要去呢。
开车的儿子笑着对老人说:“妈,我开车送你去吧!”她高兴地应着。一抹春光从窗户外斜射过来,映照在老人布满沧桑的脸颊上,亮闪闪的。
如果不是孩子,也许老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出远门,更不知道上海在哪个方向了。是呀,爱在哪里,母亲的旅途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