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09月08日
煤业化工专刊-工会·一线
07

我们队里的“三种”人

在神南中能榆阳煤矿安保大队,有三个这样的“三种人”——爱管闲事的“热心人”、安全管理上的“碎嘴人”、眼里不揉沙子的“守门人”。

爱管闲事的“热心人”万文科

他以“闲不住”的精神赢得了队友们的尊敬。今年50岁出头的安保队员万文科,人高马大,身强体壮,他既是队上工作的支持者,也是班组队员贴心的好哥们。一脸憨厚朴实的他总把队友的事、队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热心服务在队友身边。

2014年冬天,由于天气冷的早,公司大门岗没有及时配置取暖设备,寒夜让上岗的队员不仅牢骚满腹,而且个个都冻成了感冒。大门岗成了谁也不愿意去的岗位。老万知道后,不仅主动要求去,而且还把自家取暖用的电暖气拿来公用,并写了一个电暖气使用制度。队上想给他点补偿,他一口回绝,还说了句让大伙感动的话:“我都53.4了,矿上没有因为我年龄大辞掉我,还让我来这么好的地方上班,我付出这点算啥?”

队里有块板版闲置没用,老万看到了眼里,就琢磨着把牌板利用起来。于是,他主动找到队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表示愿意义务为队上出板报。就这样,他成了队上板报的主人。夜间巡逻小常识、日常消防排查要点、好人好事队风队貌……板报上的内容,紧跟当前队上工作的热点、重点,每一期都会吸引队员们驻足阅读。

巡逻岗值班室的床单、被罩,老万悄悄拆下来,拿回家去洗。工业广场的门岗口,拉煤车撒下的煤渣,老万拿起铁锨、笤帚,一个人不言不语打扫了起来。队友们闲聊中说老窦妻子有病急需钱,他二话不说,第二天把钱送到老窦手中……

老万的格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安全管理上的“碎嘴人”马喜平

“碎嘴人”叫马喜平,作为班长上岗后他的眼睛总爱盯着别人,嘴不停地唠叨,大伙私下里叫他“碎嘴子”。

青工井文平时上岗后总是大不咧咧,查验车辆不当回事。有一次,一辆外地牌照的送货车要出厂区,车主一个劲的喊着有急事央求小井不要检查了。看着他着急的样子,小井心一软就准备抬起杆子放行。

恰巧被马喜平巡查到此看见,老马一伸手拦停了车辆。后备箱内装有物品,没有出厂区的证明,老马二话不说扣了下来。虽然事后证明物品的来源合规,但免去了车主来回跑,车主一个劲的谢。井文被他一阵数落:“知不知道,要是他把矿区不属于他的设备拉走,会是什么后果?监控查到是你这里放行的,你后悔不?年纪轻轻的,咋就不长记性呢……”马喜平大嗓门吼得井文耳朵一阵轰鸣,让井文哑口无言,最后只能低头认错:“马班长,你别说了,我知道错了,一定改!”

虽然,班组成员都说马喜平的“碎嘴”有时让人心烦,可过后仔细想想,他唠叨的话儿在理。“只要大家都能按照岗位职责上岗,我真心想当个哑巴。”马喜平道出心声。

眼里不揉沙子的“守门人”乔峰

班组里只要有眼里不揉沙子的“守门人”乔峰在,一些门岗安保队员便向吃了定心丸一样,因为他是个六亲不认,敢于碰硬的人。

去年底的一天,正在块煤仓附近巡逻的老乔看到有几个村民模样的老年妇女,在左右张望着,手里边已经有了收获。老乔招呼了两个人撵了过去,仗着年龄大又是本地人,几个老年妇女对他们是一阵撒泼和威胁。老乔生气了,二话不说不仅要没收她们装煤的袋子还要扭送她们要去派出所。看到老乔动了真格的,那几个老年妇女软了下来,在承认了错误保证再不来后,老乔方把她们放走。望着她们灰溜溜的背影,同伴们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矿区因和农村相距太近,厂区绿化的草坪成了一些放羊村民眼里的香饽饽,常常想尽办法把羊偷偷赶进去,只要遇到老乔,都赶紧把羊赶走。一些开着私家车的人想从厂区带一些自家需要的东西,看到老乔在门岗,哪怕是一个螺丝都会拐回头放到原处……

安保大队的这“三种”人,其貌不扬,但为人处事却着实让人佩服。 (王惠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