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马不停蹄的老马
“为什么每次巡查岗位时,人家老马都在岗位上走来走去检查设备?为什么人家的岗位卫生一直保持得那么干净?”班前会上,陕北矿业安山煤矿机运队队长教育职工时,经常会老生常谈地说起这句话。
老马今年48岁,一位真正的老矿工。1989年便进入煤矿工作,2012年来到陕北矿业安山煤矿,成为了一名机运队皮带司机。
说起老马在工作中的事情,作为曾经他的“黄金搭档”,我最熟悉了。那时,他负责水平胶运皮带机头转载,我负责机头驱动。虽然以前从没在那个岗位干过,但由于老马在,班长很放心地就把我调了过去。我们岗位之间距离有50多米远,负责的区域只隔了一条5米宽的辅运巷。
动手勤,眼前不容有“沙”
老马的岗位卫生之所以干净,就是因为老马的手停不下来,只要皮带上往地下漏煤,他就会及时把煤刮干净,铲到皮带上。皮带上煤量小或者不出煤时,他就会擦电缆,擦架子,打扫卫生。老马告诉我,如果从他岗位到我岗位,认真把架子擦一遍,至少得40分钟,我对老马竖起了大拇指,当时心想,这是擦过多少次才总结出来的呀。
有一次夜班,老马顺着去我岗位的路线检查设备,发现我岗位门口有一个130厘米长的底托辊坏了,冒起了烟。老马跑到我跟前和我说:“快点停机汇报一下,找几根撬杠去,咱俩把它撬下来。”我一看托辊那么高,肯定不好弄,便说咱用水冲一下,等早班检修班的人来了让他们处理吧。“咱俩能完成的事就不要推给别人,咱俩换不了但能撬下来,快去找撬杠。”在老马那不容置疑的口气下,我只好全力配合,在5米高不到50厘米宽的平台上将托辊撬了下来。
巡查勤,心中不容有误
因为我们的岗位离井口800米远,每天上下班都是步行。老马每次一去岗位,就在我们俩的岗位上绕一圈,系统地进行一次检查。平时煤量小时,他就时不时到我岗位看托辊有无损坏、电机温度是否正常、张紧是否正常。就是因为老马走的勤,所以每次都能及时地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次8点班,老马又到我岗位上检查。经过辅运巷时,他看到不远处的管路漏水严重,上前查看后发现是阀门爆开,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综采出煤。于是,他赶快跑到我岗位上,让我汇报队上联系管道班的人进行修理。为方便管道班工友安装阀门,他自己跑去关闭前方阀门以阻断水流。关闭后又快速返回,时刻准备着帮忙。
老马这些举动虽小,却为矿井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果老马巡查的不勤,我们的辅运巷不知会被水淹到什么程度。
学习勤,“张口”不输年轻人
老马这么大的年纪,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竟然背得比大多数年轻工人都好。
每次公司抽查职工岗位描述时,老马都是第一时间去背,抽查人员对老马评价很高。老马还经常谦虚地和我说:“我老了,记性不如你们这些年轻人了,你们好好背比我快得多。”
好多次,我去老马岗位找东西,都发现他在岗位上走来走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上前一听,原来他是一边看着设备,一边背岗位描述。班前会上,他总是提前10分钟到学习室,拿出他那皱巴巴的岗位描述纸质版进行背诵。
有时我去他宿舍,发现他常常看书。如果我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难题,他总会毫不藏私地教我。
就是老马这么一位平凡的老矿工,教会了我们很多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他在我们心里不只是一名皮带司机,更是一名工作中的好师傅。
(曹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