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14日
百味·国际
04

父爱如山

□李改焕

父亲离开我们已三十个年头了,但他那山一般厚的爱,却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

我的故乡在陕西岐山农村。在那生产队记工分分粮的年代,为了能让母亲腾出空下地干活,父亲放弃了副业队长的职务,带着幼小的我,在生产队当起了饲养员。从此,我便和父亲吃住在饲养室里,我的童年就是在饲养室度过的。

记得七岁那年,一次,我放学回饲养室,父亲要回家帮母亲磨面,让我替他看一会牛,我答应了。一个小伙伴来牛圈找我,我俩便蹲在地上玩起了石子。一头吃奶的牛犊不知什么时候跑了出去,我发觉后赶忙去找,见不远处有几头小牛在吃草,我慌忙跑过去,却认不出哪头是我要找的牛,急得我哭起来。正在这时,父亲赶来了,帮我牵回了牛,父亲对我说;“一个从小和牛长大的孩子,连自己的牛都看不住,还认不出哪头是自己队上的牛,长大后还能干啥呀?”看着父亲那严肃认真的样子,我含着眼泪,委屈地低下了头。父亲见我可怜兮兮的样子,心疼地弯下了腰把我抱了起来,给我擦了眼泪,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牛可是咱生产队的命根子呀,犁地、碾麦、磨面全靠它。咱队那头牛犊,背上有块黑毛胎记,两只牛角向里弯,这是咱队牛犊和别人牛犊不一样的地方,你要用心记着。队上把牛交给咱,相信咱能把它喂养好,咱千万不能有啥闪失,不能辜负了社员对咱们的信任啊。”听着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现在我终于明白父亲当时的心情,他是那样的热爱集体,他一心为公的崇高人格魅力也影响着我的一生。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山村,我离开家到大哥所在的省城,在打工中结识了我现在的老公,我们从相识到相爱,最终确立了婚姻关系。我把将要结婚的事写信告诉了父母,父亲知道后很是生气,他接连几天失眠导致血压升高,不幸摔了一跤住进医院。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我和大哥连夜从省城赶回家,看到病床上昏迷的父亲,我难过得泣不成声。一周过去了,在医生的抢救下,父亲总算醒了,他第一句话就问我;“咱这儿是没吃的,还是没喝的,你嫁那么远?难道你就忍心离开爹妈?”看着父亲紧攥着我的手,老泪纵横的脸上,每道皱纹都显露着担忧与不悦,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父亲在家养病的日子,他的戏迷挚友来访,当得知父亲是因我的婚事生病时,他为开导父亲,从戏曲里的爱情故事出发,举一反三,用自己家儿女婚姻悲欢离合的事实和父亲展开了推心置腹的讨论,最终让父亲打消了顾虑,默许了我的婚事。

一年之后,当我们一家三口来家再看望父亲时,父亲听说我家庭和睦、幸福美满,特别是父亲第一次看到他的小外孙,高兴得连嘴都合不拢了。就在那次春节,我们到照相馆留下了全家福,但那竟是最后的诀别,告别父亲不到一月的时间,他就在那年正月24日凌晨悄然离世。父亲走了,带着对女儿大山一样的爱走了。我在父亲离开我们三十年之际,写上这篇随笔,献上女儿的一缕心香,一份怀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