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11日
百味·国际
04

孝敬

□刘卫涛

我搬新家了,兴奋得一连做了好几个梦:我梦见父亲一大早就去楼下打太极拳去了;梦见母亲参加了小区组织的自乐班,正在台上表演节目呢。

我还在梦中傻笑着就被妻子揪着耳朵给叫醒了,其实我的生活不是这样的:父亲虽然从泥巴地里刨了三万多元交给我让我交了首付,可他却依然住在乡下的泥巴屋里。而母亲也只能是在想孙子时匆匆地来上一趟,来时也少不了带些自己种的蔬菜瓜果,大包小包的像个逃荒的,住个一两天就走了。用她的话说:城里有啥好,啥都得用钱买,费钱,挣不来钱难活。可在我的心里,总是想着等我住上新房了,怎么也得把老人接来住,尽一下做儿子的本份,好好地孝敬孝敬他们,让他们和城里人一样,每天也去公园锻炼,去参加各种活动。没想到这样的心事也被带到了梦里。

我暗暗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让父母来我这里享享福。

让我没想到的是。父亲母亲怎么都不肯来,最后我只得强制性地卖了他们的鸡狗牛猪,找人照看好家门,让他们无牵无挂地来了城里,我终于感觉自己是个真正的孝顺儿子,像个男子汉。

慢慢地,我才发现事情其实不那么简单,人一辈子形成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首先,上厕所他们就不习惯,茅坑和座便器就是两码事,他们宁愿去小区外的公厕里上觉得更舒畅些;再就是休息,不到晚上九点,他们就感觉有些迷瞪了,而家里却还正热闹着;还有就是早起的问题,老人们五点多就醒了,睡也睡不着,起来又怕吵醒别人,只好静坐在床边,想起来简直是一种煎熬。生活上他们喜欢吃软些的饭菜,而我们都吃硬些的,糊了没人吃;给父亲买的香烟他总觉得没有旱烟抽着带劲;他们在乡下宽敞大院的惯了,说话总是高声大嗓门的,到了楼道,我们总是提醒他们要低声说话,他们于是即便到了室内也不敢高声。明明听到他们的痰都到了嗓子眼,却又没了动静,偷偷地咽了下去;明明去楼下超市买东西,却因为不会付款,而被误认为是小偷……

那天,一位从乡下来的亲戚羡慕地对父母说:你们可是有福啊!儿子把你接城里生活,多好啊!母亲却说:嗨,儿子倒是好心,可我却像坐牢似的,串门都没地方去,家家关门闭户的;出去呢,到处是车,儿子又不放心;待在家里呢,没事干又急死人,你说有啥好……听到母亲的话,我的心里酸酸的,可想想母亲说的话,也不是没有缘由,虽然我是出于孝顺的目的,可禁锢了他们一辈子形成的生活习惯,他们从乡下的广阔天地里一下子收进了紧闭房门的鸟笼子一样的屋内,这样的日子又怎么能叫幸福呢?

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我能看出他们脚步轻松,像是出笼的鸟儿就要回归山林一样。可对于我,难道这就是我对父母的孝敬?不,远远不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