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北京买肉记
□刘俊华
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一天,我接到一个去北京出差的任务。在临走的前一天,爱人告诉我说,听说北京买肉不要票,如果方便的话,你回来时买几斤肥肉好炼油吃(当时西安市每人每月凭票供应半斤肉4两油)。我一听也对,这样可解决肉、油短缺之困难,便满口答应。到北京办完事买好返程的火车票,因车是晚上开,我便利用等车时间,赶清早来到我住的前门饭店附近的一家肉食店,到门口一看那里已排了一个老长的队,有几十人。我便一边看报,一边“打持久战”地排了起来……在闲聊中,从大家的说话口音判断,我发现这里几乎“清一色”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地人。按肉店规定:每人排一次队只能买2斤,可另排但不得多买。由于秩序良好我很快就买到了,一看有不少人买到肉后,又接着排第二次队。我一想二斤肉能顶啥用,不如再排一次,反正车是晚上开,回旅社也没事,便又排了起来,不用说又顺利买了二斤,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下午外出散步时,我发现巷口还有个小肉店,排队人不多肉也肥,便又排队买了二斤能炼油的肥肉。前后我共买了6斤,感到心满意足,心想这下可回去好给爱人交差了。想到有了肉,回家后孩子们那种渴望吃肉嘴馋的高兴劲,作为父亲,虽受着一天的劳累,但我心里乐滋滋的。
经过一天一夜,火车终于到了西安。爱人接到我返回的电报,听说我买了肉和别的东西,也特意来车站接我。一回到家我们赶忙打开提包,先看肉好坏。爱人鼻子尖,仔细一闻:“都快有味了”,别的什么也顾不上,赶忙打开蜂窝煤炉子支锅切肉练油。顿时满屋子一股肉味飘了起来,一阵扑鼻的肉香逗得孩子们活蹦乱跳,一边拍手一边满房子喊:“要吃肉了,今天有肉吃了!”看着孩子们那欢快劲,听着那甜甜的欢笑声,我和爱人无不感到快慰,我买肉排队时的辛苦,旅途一天一夜守护的疲劳,此时此刻也顿时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