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02日
一线新闻
03

车间“三宝”的“卤水”效应

11月23日,笔者在西康线长哨车站的股道上看到,一列绿色的宿营车分外引人注目。车下干净整洁,物品堆码有致。栏栅之上,励人奋进的展板与各种各样的小盆景相得益彰。不管花枝旁逸斜出,还是小叶丛染,与迷人的陕南初冬景色融合,让人耳目一新。

这就是西安工务机械段清筛二车间职工现在的家。

原来这个车间是一个流动施工单位,人多、车多、设备多,每转场到一个施工站区,多则两月少则十几天,物品乱放乱堆现象突出,脏乱形象长期存在。这种干完活就走的作业模式一直被沿线戏称为铁路线上的吉普赛部落。而如今眼前这花园式驻地的形成,在车间职工看来,主任谢宝军就是那点豆腐的“卤水”。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全车间上千号职工和劳务工,17台大型养路设备,在线路上进行破底清筛作业,劳动强度大,上道作业风险隐患多。而且集中修开始后少则几十天多则一两月回不了家。就在如此情况下作业和生活,职工加班加点地完成任务,不但精神饱满,还没有一句怨言。面对这样的效果,谢宝军却说解决困难的“卤水”是车间“三宝”。

“三宝”都有个啥?一旁的谢主任对笔者的疑问解释说:“微信、红旗、奖惩台”,方便、快捷、大家都喜欢。就是这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把职工的心拢在了一起,并不是我个人有多大能耐。

提及当初运用这“三宝”前,让他真伤透了脑筋。有一次,整理工班给工作中表现好的职工加了5分,本来加5分不多,但有个别员工却认为,给谁加分应该按规定提前在班前会上通报,不通报就是班长私自给人加分,不能算数。这事闹到主任这里,最后,只有车间出面裁决。事情虽然解决了,但结在谢主任心头的疙瘩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开。他好长时间在思考,一点小事情就整得班组“乌烟瘴气”,这不仅影响班组团结,而且还消耗员工的积极性,对班组工作非常不利。要想个办法,让班组有个和谐气氛,让大家在一个宽松、愉快、自愿接受的环境里上班,多完成任务多挣钱!

于是他开始留心员工的言行,同时认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渐渐地,他意识到随着微信平台的兴起,绝大部分职工都有工余看手机的习惯。为什么不利用微信做文章?于是说干就干,组建车间微信群,车间主管领导每天早晨在微信上发动画表情、名句、格言、向大家问好。用微像册向大家展示上一天施工中感人图片,及时传递安全信息,提高职工的安全卡控意识。同时,号召各职能部门将一日一题、一日一案、车间好职工、好人好事、文明车厢、休闲娱乐等纳入其中,定期举办微奖并分类表彰,激励大家踊跃参与。通过微信不仅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借助员工家属的力量,开展了亲情寄语、安全承诺等活动,为每位职工制作了安全温馨提示卡片,在会议室开辟安全文化墙,让员工在8小时内外都能感受到企业和家人的关怀,使班组员工的违章作业现象大幅减少,确保了安全生产。而且寓教于乐,提升车间凝聚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管理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在思想领跑的同时,车间针对职工的不良习惯进行正反对比。重新制作揭挂各种制度,对机械保养、施工组织、宿营车卫生、消防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红、绿旗评比,无形中产生竞争,也养成了职工以车当家的好习惯。

笔者翻看“奖惩台”,上面200多条记录中除少量职工检查和工班存在工作操作的偏差外,大部分记录几乎全是员工在班组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议及奖励通报。

“管理的思想变了我们肯定也跟着变。”采访中,职工宋瑞超的话让笔者感慨颇深:这个车间的变化看似因通过“三宝”畅通了交流的渠道,创建了沟通的平台,实际上,主任谢宝军工作方法的转变、管理意识的提升才是该班发生质变的“卤水”。 (郭永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