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传奇慈善故事
——记陕西高位截瘫励志青年马华
编者按
学雷锋日又要来临了,在思想多元、价值观多样的社会转型期,人们仍然没有改变对雷锋精神的追寻和向往。温暖的东西依旧温暖,真挚、善良、美德怎会过时?诠释雷锋精神的形式有很多种,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人们心怀大爱的表现。不论年龄、职业、身份,让我们记录、跟随众多热心人的善举,共同投入到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的大潮中去,将真情洒满人间。
谁也不会相信,当年突遭车祸致高位截瘫、被医生认定为只有三年生命的28岁青年,如今成为全国有名的公益人,拥有粉丝7万多人,全国参与以马华名字命名的“马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有60多万人。
马华开网店做公益,“千里单骑公益行”,走进全国18个省区60多个城市,募捐善款700余万元,帮助困难学生3000多人。央视、凤凰等150多家媒体多次报道过他的公益行活动,称赞其是“公益大使”“最美中国人”,他也被评为“陕西十大感动人物”。
轮椅上的马华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传奇,近日,记者对马华进行了采访。
突遭车祸至高位瘫痪
马华出生在陕西南部镇安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2001年,他经人介绍到山西省高平市一家煤矿当矿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幸的事发生了:2003年12月28日,正是他28岁生日,下午下班后他和工友一块往住处走时,被一辆失控从坡上倒退下来的拉煤三轮车压倒在地,造成脊椎末端和双腿断裂,先后经高平市医院、山西长治市骨研所救治,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胯骨以下器官和双腿失去了知觉,只能卧病在床。主治医生明确告诉他,以他的病情来看,最多能活三年。马华望着萎缩变形的双腿,想过放弃治疗,放弃生命。但同病房一位年轻病友病危时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留恋深深地感染了他。“老天爷让我做人,却给了我一个残缺的身体,我要面对这个现实,好好生活,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在心中暗暗发誓。
与病魔抗争网上开小店
2005年,马华用肇事车主支付的剩余医疗费购买了一台电脑,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摸索着学习上网聊天、写日记等基本操作技能。后来,马华又在QQ游戏做专业巡查员,几年下来攒了3万多元——他后来的一些捐款,就是出自这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马华第一次开始以捐助人而非受助对象的身份投身于公益。他将自己开网店赚来的100元在网上捐给了红十字会。
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马华自己捐了300元,又通过网络募捐到8200元,捐给四川受灾地区和本省镇安县受灾的孩子。这两次捐款让他看到还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帮助和支持,而这并非靠一己之力就能做到,于是他决定除了开网店维持生计外,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做公益上。从那时开始,马华真正走上了慈善公益之路。
这条慈善公益路对马华这个残疾人来讲异常艰难。2010年4月3日,马华为西南旱灾募捐时,由于大便不通身体疼痛了一晚上,第二天起床仍不见好转,但是活动已经安排好了,马华硬挺着从中午12点坚持到下午6点。活动结束,他回到家里喝了药才缓过劲来。又有一次大雨天捐款,他坐朋友的车到一所山区小学送善款,行驶中山上的石头滚落下来,车撞到石头上,他臀部的褥疮被压破了,疼得他昏厥了过去……
2010年8月3日,雨后初晴,马华独自摇着轮椅,去给县二中贫困女孩姚元丽送募捐的善款,下午回到家里后,却发现不堪忍受生活压力的母亲自缢而亡,母亲李长风只有62岁,她走得那样突然,那样仓促,让马华无法接受。
马华的哥哥在外地打工,家里只剩下他和70岁的父亲马德记相依为命。天无绝人之路,马华得到被他资助学生闵龙的母亲马庆莲义务照顾,而且一照顾就是4年。这期间,马华坚持力所能及地做着公益。
目前,马华每个月有300元的低保,靠网店每个月能赚1000多元。尽管生活拮据,很多时候他仍会拿出钱来做慈善。
千里单骑公益行
马华心怀大爱,坚强无比。他不顾家人和朋友们的反对,不惧艰辛,从2012年开始,四年四次千里走单骑,在各地好心人士的帮助和扶持下共行程1万多公里,途径60多个城市,沿路募捐资助贫困学子300多名,被央视誉为“最美中国人”。
2012年8月29日,马华从西安出发,历时40天,行程1500公里,经过15个大城市来到北京。募捐4000余元,资助了28位贫困家庭的孩子,看望了两家残障特教中心的孩子和一家敬老院的老人。
2013年3月23日,第二次“让爱飞翔,心系儿童”千里单骑助学活动得到著名演员刘晓庆的全程资助,马华从西安出发,行程3000公里,途经17个城市,历时2个月,到达上海。募集98000多元,一路资助了41名贫困生,分别看望了10所特教中心的孩子。
2014年3月28日,马华千里单骑公益助学活动从西安出发,历时48天,行程3200公里,途径15个城市达到南宁,募集17万元,资助133名学生。
2015年3月29日,马华第四次从西安出发,经重庆、四川、贵州到达昆明,历时43天,途径21个城市,行程近4000公里,募集25万元,资助125名学生。
马华每到一地,都与当地慈善机构合作,把募捐的善款直接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或交由当地慈善机构安排组织实施。
设立公益基金惠及更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马华募捐700多万元,为帮助家乡山区困难群众2000多人,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人。马华说自己与第四军医大学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希望他的眼角膜能用于需要帮助的患者,遗体用作医学研究。
最近,马华正在筹备在省慈善协会设立“马华公益基金”,他说,“我将继续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受捐形式和内容将和以往一样公开、透明,不私用募捐来的每一分钱,把大家的爱心用在该用的地方。”
本报记者 郝振宇 通讯员 胡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