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双登:我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熟悉贾双登的人都会给他竖起大拇指,他聪明能干,待人厚道热情,谁有困难他都会积极地帮助,可又有谁能想到他是一位双耳完全失聪的残疾人,曾经经历过人生的诸多坎坷。
“由于沟通不变,聋人就业一直是一个难题,更别说创业了。但是,我们聋人朋友自强不息,一直拼博在追梦的路上。”贾双登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我知道创业的艰辛,所以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
贾双登是在16岁那年突然失聪的,他听不见但会说话,现在戴着助听器,只能听见微弱的声音。
为了能养活自己,他曾学过瓦工、木工,但都因为听力不佳导致了安全事故频发,只能放弃。
天无绝人之路,随后他跟随舅舅学习做皮鞋,成了鞋厂的一名正式员工。鞋厂停产后,因有过硬的技术,加上不服输的个性,他用借来的钱买了套制作皮鞋的旧设备,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他的厂子发展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痛苦经历,特别同情同为聋人的残疾人们,他招了5名聋人为员工,并且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传授技术。
聋人员工王柱娃突然生病,高烧不退,他跟妻子及时将人送往医院。住院期间,他和妻子轮流照顾。当员工母亲来看望时,她感动地说,“你毫无保留地给他传授技艺,还这么用心照顾他,鼓励他克服听力残疾的自卑,使他能自食其力,你真是孩子的再生父母!”
他艰苦创业、助人为乐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无数的残疾人自强自立,他也当上了高陵县聋协主席。
从此他把生意交给家里人,自己坚持做着各种扶贫帮困工作,帮助贫困的残疾人创业,无偿赞助各类残疾人前期投资达5万元。村上修路、建校、贫困家庭孩子上学,他都会慷慨相助,多年下来累计捐助竟达10多万元。
2007年,他当选为西安市聋协副主席,为了工作需要,他开始学习手语。国家没有任何费用补贴,作为协会负责人,他自掏腰包,奔波在高陵与西安之间,帮助聋人联系爱心企业,给他们介绍工作,帮助其创业。
“响应党中央全民健身的文件精神,我正在组织100名聋人学习太极拳,让聋人能够更健康幸福地生活。”他兴奋地说,“我很崇拜雷锋,但我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本报记者 古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