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16日
一线新闻
03

一线女工展风采

建筑巾帼写华章

——记陕建工十一建集团技术骨干袁亚丽

在陕西建工第十一建设集团延安公司,有一位出了名的项目部女技术带头人袁亚丽,她为人亲和,做事严谨,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在建筑业这个男性扎堆的行业里,巾帼不让须眉,27年扎根一线,踏出了一串串坚实而又闪光的足迹。

“自找苦吃”练本领

1989年,18岁的袁亚丽离开湖北老家,只身一人来到陕建十一建集团当学徒。做瓦工的父亲深知一线工作的艰苦,硬是托关系让女儿去相对轻松的食堂后厨帮忙。倔强的袁亚丽一再要求去施工一线磨练自己。领导拗不过,就让她和其他五十多名学徒一起,干起了油漆工的行当。这一干,就是十年。

1992年,油漆班王师傅带领10名学徒在西安544印钞厂施工。袁亚丽虽然年纪小,但她干的活每次验收都是一次通过。渐渐地,技术含量高的贴壁纸、裁玻璃,她都干得毫厘不差。师傅总是对同事说:“我看好这丫头,干什么都用心,以后一定有出息!”聪明好学的袁亚丽一有空闲,就躲在宿舍看几何和三维视图方面的书籍,逼自己完成书上的作业,同时跟一位老师傅学会了钢筋放样。那时,建筑业首次提出了“贯标”这个全新概念,这对于没有经过正规专业训练的袁亚丽是一个不小考验。白天,她泡在一线当学徒,晚上挑灯夜战,苦读书籍,钻研资料,不断自学充电,积极参加培训,观摩优秀项目,逐渐成长为一位不亚于男性的技术能手。

苦思细研攀高峰

2013年,在西安光机研究所厂房项目,袁亚丽身兼数职,一人承担质量员、资料员及钢筋放样任务。这个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产业园区,由六栋单体厂房组成,建筑面积33542平方米,工程设计多为圆形、扇形、弧形结构,难度巨大。袁亚丽仔细研究图纸,反复演算数据,为开工做足了功课。在前期的图纸答疑会上,袁亚丽大胆“挑战”权威,她提出设计图纸在基础梁底钢筋和筏板钢筋的使用上,标注不够明确。梁下筏板纵向钢筋到底用不用放?袁亚丽坚定地认为,每道梁下,用钢筋而不用再放筏板纵向钢筋,否则会影响基础梁的有效高度,并造成钢筋的重复和浪费!设计院核算后确认,还是这位女员工“厉害”,不得不发出正式文件注明“基础梁下不放筏板钢筋。”

当时园区内有两家施工单位,在基础施工阶段,对方监理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在基础梁底下没有放置筏板钢筋,就跑去给甲方告状。甲方责令两家监理单位相互检查,双方一时僵持不下。当袁亚丽拿出白纸黑字的设计文件时,对方监理苦笑着说:“还是你们做得对啊。”最终,该工序节省钢筋40余吨,价值10多万元。这个项目荣获了省级文明工地、省级优良工程等荣誉,得到了甲方一致好评,并将后期工程交给他们施工。

2014年,总建筑面积44023平方米,总高98.7米的地电广场——农行大厦项目开建,袁亚丽肩负项目创优夺杯资料的整编、申报备案、主编各项汇报资料等工作。“华山杯”、“雁塔杯”、“长安杯”……各个奖项逐一申报,压力接踵而至。她挑灯夜战,挑选工程照片、制作汇报幻灯片、编制申报材料。为了“国家优质工程奖”申报,她将76本资料记得滚瓜烂熟。7月的一天傍晚,天气闷热,袁亚丽到省质检站送资料,她感到一阵阵头脑发昏,浑身无力,导致无法站立,回家后冲进厕所就是一阵剧吐。爱人赶紧把她带到医院,检查得知是严重疲劳导致颈椎病发作,医嘱坚决不能高强度伏案工作。可第二天,袁亚丽又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她说:“身体累了睡一觉可以缓过来,但资料活,没干好脑子会不停转,就是睡也睡不踏实,还是抓紧干吧!”

付出总有回报,这个项目最终获得省级文明工地、省优质结构工程、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陕西省优质工程“长安杯”以及2014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多项殊荣。

袁亚丽一步一个脚印,在建筑一线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个人先后荣获陕建工十一建集团“年度优秀职业导师”、“优秀工会干部”,“西安市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先进个人”,2015年被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评为“十二五”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袁亚丽凭着一种坚持和专长,谱写着一位建筑巾帼的绚丽华章。

(黄竞仪 王晓敏 赵英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