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22日
文化
04

《叶问3》票房造假被查

中国电影亟待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近日来沸沸扬扬的电影《叶问3》票房造假一事终于水落石出。笔者日前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获悉,经查,《叶问3》确实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发行方认可的金额为5600万元。

在我国电影产业红火热闹的背后,市场虚火旺盛、乱象频现。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几年,全国电影票房至少有10%被“偷走”了。按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40.69亿元计算,被“偷走”的数额高达45亿元。

对此,专家指出,个别影院和影片出现的票房造假等不当竞争行为,对电影市场造成严重干扰,对公平竞争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对电影产业的整体信誉产生了不利影响。

“电影市场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虽然是产业初期和市场经济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正在伤害中国电影的肌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蓬勃兴起的中国电影产业就有可能受到干扰,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针对近年来电影市场的种种乱象,相关管理部门屡出重拳,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仅去年就有数十家影院根据违规情节和性质被给予了通报批评、警告、取消电影专项资金先征后返、停止供片等处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乱象仍然层出不穷,暴露出中国电影亟待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监管机制。

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中国电影票房首次超越北美,跃居全球第一。而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中国电影产业还在下着更大一盘棋,瞄准的是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高速发展伴生的浮躁和泡沫也警示着中国电影业,补齐短板、练好内功是当务之急。

为保障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年初,全国电影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活动正式启动,针对电影市场秩序乱象的“大扫除”已经开始。此次专项治理的重点是集中解决票房不如实统计、影片盗录盗播侵害电影版权和一些地方电影放映质量不高等问题。先后分为自查整改、各省巡查、全国抽查三个阶段,并拟建立起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

“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监管机制是市场规范的治本之策。今后,长效机制要在市场监管中持续发挥作用。要通过集中治理与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办法,使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放映质量大幅提高。”张宏森说。 □史竞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