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整合扩张 强强联合借势转型
——我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综述
(上接一版)
在资本扩张中实现转型升级
国有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实现资本扩张,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实现转型升级,这也是国企深化改革的一个亮点。
眼下,环境治理日益迫切,其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2014年12月,注册资本8.5亿元的陕西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挂牌成立,成为全国首家省属国有环保产业集团。
陕西环保集团副总经理赵建文告诉笔者:环保集团的成立,由省政府牵头,延长石油集团、陕煤化集团、有色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其中省政府出资3.5亿元,延长集团和陕煤化集团各出资2亿元,有色集团出资1亿元,是国有资本与国有资本之间的混合重组。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陕西环保集团的定位,集团公司打造以政府为主导的环保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节能减排、水污染防治、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笔者获悉,陕西环保产业集团2014年底挂牌成立后,2015年营运良好,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利润4000多万元。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是未来发展的热点。2010年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联合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各出资5亿元,组建陕西光伏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组建后,一方面依托电子信息集团强大的技术实力,另一方面依托延长石油雄厚的资金实力,迅速抢占产业制高点,公司在定边建设的2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于2011年建成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电1.2亿度。公司又于2013年在定边建设50兆瓦太阳能电站,于2014年建成并网发电,到目前已累计发电量近1亿度。2015年,陕西光伏公司推进靖边38兆瓦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到去年年底该项目一期10兆瓦光伏电站完成安装调试,实现并网发电。
通过强强联合,我省一大批国有企业的资本在新的产业领域驰骋开拓,生命力日益旺盛,也为国企改革注入了动力。
国有资本与非公经济联手闯市场
我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大量涌现,省国资委监管企业所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已达502户,占监管企业总数的37.5%,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
在采访中发现,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使国有资本或借助对方的市场开拓能力,或借助对方的技术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更利于企业的发展竞争。
2014年2月,陕西有色集团与美国硅材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陕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4.98亿美元,陕西有色集团出资2.5398亿美元,出资比例为51%。该公司成立后,从美国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多晶硅生产技术(硅烷流化床法),在榆林佳县投资88亿元,建设年产18000吨粒状多晶硅、1000吨半电子级多晶硅和500吨硅烷气体及相关配套生产线。该项目是贯穿集团公司“十二五”至“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投资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使我省太阳能光伏产业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2015年7月,物流集团与南通绿洲电力公司合作,共同投资组建了绿洲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借助绿洲电力公司的物流配送网络,使绿洲物流公司的业务拓展到了长三角地区。当年10月份,绿洲物流与陕煤化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开拓沿长江两岸的煤炭终端市场,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里,绿洲物流公司就实现销售收入近6亿元。
如今,混合所有制企业使国有资本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投放、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如虎添翼: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伊顿公司组建了法士特伊顿(西安)动力传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还与世界知名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联手组建了“西安双特智能传动有限公司”,使技术与新产品开发一路领先。延长石油集团与壳牌(中国)有限公司、陕西天力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延长壳牌石油有限公司,有力拓展了延长石油的销售渠道。
国有资本与非公经济中的强者积极“联姻”,开拓市场,赢得市场,为国有资本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省国资委负责同志告诉笔者,随着国企改革的持续不断深化,我省国有企业在资本运作和产业转型等方面必将不断突破,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沈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