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遐想
□罗晓霞
又是一个明媚的春日,柔和温暖的阳光洒进窗户,轻拂着正在盛开的君子兰。往年这个时候,我早已去户外赏春了,如今却因腿疾宅在家里,辜负了大好春光!
很喜欢早春。在这个季节里,生命的苏醒、万物的萌发让人惊喜不断,沉寂了一个冬季的心也觉醒而欢悦了。早春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正如南唐五代词人冯延巳《玉楼春》所写:“雪云咋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寒冷的冬天,云似堆石,一块块,沉郁而厚实。随着春天的到来,云像花儿一样突然间爆开来了,一簇簇,蓬勃烂漫,美丽无比。韩愈眼里的早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来了,一层淡淡的小草芽从地里钻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依稀有若隐若现的碧痕,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近观,却只看到星星点点的嫩嫩草芽。信步在西子湖畔的白居易举目仰望,写下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名句。晚唐诗人李山甫看到的早春则是“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而北宋词人梅尧臣漫步东溪,坐临孤屿,眼前却是“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的美景。《牡丹亭》中,细心的杜丽娘踏进后花园,眼中却是别样的春景:“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在闲置的院落里,漂浮的游丝闪闪摇曳,春不就在这里吗?
在这个早春,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梅。一直坚信家人是与梅结了缘的。母亲名里有梅字,小梅则是弟妹的乳名,父亲擅长于画梅,曾在几年前的个人画展中,以一张巨幅梅花图提纲挈领,赢得赞誉。我不仅喜爱梅,而且喜爱咏梅的诗词。白居易“曾与梅花醉几场”,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些经典诗句早已刻在脑海。我更感佩北宋处士林逋对梅的痴迷,他曾隐居杭州孤山,终生未娶,无妻无子,植梅放鹤,留下千古佳话,人称“梅妻鹤子”,他在《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千古绝唱。
总以为梅生在江南,寒冷的北方是无缘看到的,不曾想宝鸡也植梅了!去年早春梅花盛开时节,恰逢降雪,我曾踏雪去植物园赏梅,感受卢梅坡诗中梅雪“三分白”与“一段香”之缘、之韵,探知究竟梅成就了雪,还是雪成就了梅。此后,梅就成了心中的牵挂。深秋落雨了,我曾邀上好友,踩着泥泞再访梅园,那时的梅园,枯叶撒落一地,萧瑟而清冷,我的心也随之凄冷。立春了,想着梅该苏醒而绽放了,心中不甚欣喜,先后两次顶风冒雪去梅园探访,都不曾如愿,自问是梅迟发,还是我心切?如今梅园该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了,而我却困在家中无法前往,不免心生遗憾!
身体虽然活动不便,但思绪却在信马由缰。也许在家里待久了,心底难免生出一些寂寥和忧伤。但仔细想想,不就是错过了早春吗?不是还有那么多的花儿没有开放吗?即便错过了整个春天,不是还有来年吗?何况眼前盛开的君子兰不也很美吗?一叶可以知秋,难道一花就不能知春吗?
想到这,我的心里瞬间盛满了早春的美景,心情顿觉轻松愉悦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