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4月18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菩萨与功德箱 早春遐想 山青水秀绘大美 春天里的青春 油菜花之赞 春上枝头 风信子在早春开放 书法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山青水秀绘大美

——丁平安的山水画浅析

□尚军

丁平安的艺术之旅,伴随其始终的便是那雄伟厚重的黄土高原、苍茫秀润的秦岭终南和那黄河、汉江、渭水等主题。为此,他倾尽了大半生的心血,不趋时尚、不求闻达,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其艺术因而日渐精进,技艺俱佳,令人刮目相看。

我们是故交,从他三十多岁时,一位鲁人豁达淳厚的帅小伙山水画在古城出了名,我开始为他写文章报道,到后来四十岁深圳展出他的画几乎全被售出,我收藏写评论文章,一直关注着他的艺术发展之路。如今他已是满头银发,即将步入花甲之年,仍坚守在西安古城书院门的文化一条街中的简陋画室,我们来往未断,他数十载以笔墨山水相伴,自觉无限满足。

丁平安在自己的山水画中融入了他的人生与艺术理想,在融摄外界与内在,物质与精神,形而下与形而上之中,发现天人合一之大美,发现自我胸襟与情怀,用以表现一种高山流水,远天远地的郁勃之气和生生不息的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与活力。重要的是,我们在画家的步履与足迹中,看到了他在艺术创造中转变与提升的过程,从日常世界转到性灵世界,精神与人格的世界,最终转向自我生命的本色,在丁平安的山水新作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历冬复春“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在长期艺术的实践中,丁平安随缘遣性的挥洒已面目有形,画如其人,宽厚大度的天性生成了他率意苍劲的画风,他以营造、构筑大美境界为目标,完善着从山水到境界的课题。显然,这是一个不断走进自然、不断融入自然的提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画家及其艺术受着砥砺和磨炼,领悟了“出入穷奇、纵横逸笔、力遒韵雅、雅迈施伦”的奥秘与道理,渐入佳境,作品中洋溢着“体韵遒举,风采飘然”的品格、气韵。

在“似与不似之间”,在“有意无意之间”,在若离若即之中,丁平安定位了自己艺术的出发点,笔墨在结构、形态上都体现为一种从容自然、行云流水般的含蓄与隽永的情致和意味。在线的抒写中,画家运用了多年的涵养与修炼使笔、线在运动中,不愠不火、不急不躁、游刃有余、舒徐辗转,一任本色:长线、短线与皴擦点染皆恰到好处,分寸得体,在转折、顿挫中完成了山水意象的架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与节奏;墨色的运用,使线与墨互为补充,在相生相克的互动中,在山水情貌转向艺术本体的形式意味与笔墨语言的展示与表达,这是一种大美精神的投影,也是人格、性情、精神和生命意识的象征,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与幻觉在画面中呈现,在淡雅、恬静中焕发出清新、简淡、潇洒的韵致,焕发出书卷气,山林气和水墨韵致。其空灵,朦胧、恍惚与氤氲,及其“离形得似”的手法,使作品直接大美境界的高度、广度和深度,达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的审美效果。

丁平安选择了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艺术之路,正如在他画室里篆刻在半斤青铜色老秤砣上一方闲章“斤两自知”寓意做人做事要公平、公正,要正确估价自己。唯其如此,他的艺术才能“豪情远致”,才能了无挂碍,而大气磅礴大美感人。

《秋江泊舟》

丁平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