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20日
北国周末
04

回归公益 打造职工文化新阵地

——西安市工人文化宫深化改革纪实

(上接一版)

“创,就创出一条新路子!”

针对文化宫场馆设施落后的问题,西安市总工会利用有限场馆服务职工,同时加大投入,改造现有场地。

2008年,投资600多万元对纺织城工人文化宫进行了翻建,活动场地面积比以前扩大了5000平方米。

2013年,投资230万元对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影剧院进行了改造,可容纳800余人观看电影或演出。

与企业联手,对小寨工人文化宫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面积是改造前的2倍,达到18000平方米,既保留了文化宫的经营场所,又改善了50多户职工的住房条件。

工人文化宫缺乏的不仅是人气,更缺乏人才。文化业务专业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缺失,是工人文化宫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为此,市总工会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4名职工文化方面的专门人才,包括声乐、钢琴、舞蹈、器乐、微电影创作等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年轻、有文化基础、有专业特长的人才队伍。每逢“五一”文化演出等,都是由这支队伍自导自演。

2012年,西安市总工会就工人文化宫的发展召开了专题会议,深入研究今后的发展任务。经过充分研讨论证,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由市总工会每年拨付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支持工人文化宫开展全市职工公益文化活动。同时,支持各文化宫大胆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急需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人才,这些人的工资由西安市总工会和工人文化宫各负担一半。

“看,就看到不一样的面貌!”

改造后的4个工人文化宫焕然一新,在重大节日举办各类文艺演出的同时,不断创新公益性文化活动。

每当周末,只要天气晴好,西安市纺织城工人文化宫的露天广场上肯定会人头攒动,看免费电影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他们还组织民间文艺社团下厂矿、企业、社区进行惠民义演,仅2015年,进行公益演出就高达20余次,平均每月接近两次。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影剧院改造后,温馨舒适,可容纳800余人观看演出,成为了该地区乃至全市职工群众综合性文化活动的平台。

小寨工人文化宫探索出一条“走出围墙办文化宫”的发展之路,成立了影视制作中心,联合全国36个兄弟城市工人文化宫成立了“全国职工微电影联盟”。

“在这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职工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工人文化宫应该抓准时机、找准定位,顺应时代变化,做足公益,再次启程。”面对机遇,纺织城工人文化宫主任李静这样说道。

(陈永斌 苗莹 杨问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