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儿重节的白网鞋
□曹雪柏
时隔多年,那年儿童节的白网鞋我仍记忆犹新。
在那个“三转一响”的年代,我们这些学生娃最时髦的穿着就是白衬衣、蓝裤子,还有白网鞋。那年“六一”之际,我刚好上小学五年级,学校排练大合唱,要参加镇上的文艺演出,服装要求是白衬衣、蓝裤子,还有白网鞋。前两样我都有,白衬衣是别人送的,蓝裤子是用大人的改的。
镇上的合作社柜台里,白网鞋明码标价2元5角,我已看过多次,但父母日渐佝偻的身影堵住了我的嘴巴。别说2元5角,就是5角,也是全家一个月的盐巴钱。再说,父母为了供我上学,吃尽了苦头。
“六一”一天天临近,那双白网鞋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一天放学后,我看到镇上的药材站黑板上写着:“大量收购蒲公英,每公斤五分钱。”我豁然开朗,随即产生了攒钱的念头。我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在招手。
以后的日子里,每天放学,顾不上吃饭,我就背起竹篓,拿起铲子,奔向村后的山岗。田埂地头、崖边路旁,我仔细地找寻着,常常是天黑了才回家。每剜到一簇蒲公英,就感觉那双白网鞋距离我又近了一步。一次,为了剜崖边的一簇蒲公英,我差点掉下去。村后的那片坟地氤氲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森,我平时很少去,但一簇簇的蒲公英吸引着我。夜幕降临,农人回家,牛羊入圈,我硬着头皮,做贼似的蹿入那片坟地。
几天后,我家院子的晒场上晒满了一大片绿油油的蒲公英,我仿佛看到那双白网鞋穿在了我的脚上,我小心地穿着那双白网鞋走在上学的路上,又潇洒地站在学校的合唱台上。
天道酬勤。当我攥着一大把毛票站在高于我的柜台前捧回第一双属于我的白网鞋时,心里酸酸的。
岁月不堪回首,我已快步入不惑之年,总喜欢怀旧。当然,白网鞋、蓝裤子、白衬衣已成为过去。又到一年“六一”儿童节,看着满街学生穿着款式新颖、质量上乘的服装时,思绪随风飘扬,又想起了当年那双白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