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地方政府支持职业农民上大学值得期待
“面朝黄土背朝天”曾是很多人心中农民的形象,现如今,一些农民正在通过学知识学技术改变传统的务农方式。近日,陕西省20名农民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今年9月,他们将跟其他大学生一样走进校园,接受为期3年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他们的学费都由政府来买单。(6月21日新京报)
据新闻透露,这20名农民来自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其中2名女性,平均年龄将近38岁,最大的今年50岁,最小的22岁。他们即将就读的大学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这些职业农民走的是学校自主招生渠道,经历了网上报名、审核、文化课考试和面试等“多重考验”,最终被成功录取。
何为“职业农民”?就是将农业作为主业来经营,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2005年底,农业部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2006年初,农业部进一步提出招收10万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职业农民,把他们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专业人才。
陕西地方政府支持职业农民上大学,是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正式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新型农民等概念的提出,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重大创新。陕西地方政府支持职业农民上大学,是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体现。
陕西地方政府支持职业农民上大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批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乡村流动到城镇,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的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陕西地方政府支持职业农民上大学,这是解决未来“谁来种田”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
另外,陕西地方政府支持职业农民上大学,也是践行群众路线和执政为民的生动彰显。总之,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这一做法,值得肯定、赞赏和期待。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