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9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给妈妈的朋友圈 唐诗里的大秦岭 往事如歌致爱妻 钥匙 阳光·格桑花 今日康庄大道 我从岚河上漂过 他,还有话要说……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唐诗里的大秦岭

□杨乾坤

去年冬日,由南京大学牵头而成的《全唐五代诗》第一函,即初唐至盛唐杜甫十卷本,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参与了该书的编辑工作。至腊月,该书出版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全唐五代诗结全集,为中华优秀文化聚原典,《光明日报》等报刊专载长文,对此予以热情绍介和高度评价。谈起编辑之所感,我曾数次对陕西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张孔明兄赞叹道:“唐诗是诗!”孔明兄亦是同感,并以出版家的眼光产生了作专题选注之初衷,即唐诗里的陕西,包括京城长安、名山大川、风土人情等内容。从其坚实的目光里,我也品读出:唐味,绝也;唐(糖)味,亦甜也。此绝此甜,方是唐诗的自信。

今年正月某日,孔明兄打来电话,要我对唐诗里涉及秦岭的诗作编选注释,结集出版,以弘扬国学,增加

正能量。我笑而答道,昨晚尚梦唐诗,而今日竟有选注之托,亦异事也。

承命之后,便也夙兴夜寐,辛勤劳作,后又得孔明兄言,因某种机缘,此书稿须于七月底交付出版社,由此更觉光阴之迫。于是心无旁鹜,始终如一;夜以继日,只争朝夕;孜孜以求,为得唐诗之真谛;殚精竭虑,以图正确之诠释。如是者数月,终于七月三十一日如愿履约。

书稿以《唐诗里的大秦岭》名之,乃因秦岭有狭义广义之分的缘故。狭义者,指“横天占半秦”的终南山,而广义者,则是中华龙脉的大秦岭。大秦岭,西起今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全长三千两百里。因其山势雄伟,故《史记》谓其“秦岭,天下之天阻”。这条龙脉,地理上分中国之南北,文化上涉多元之融和,军事上乃天然之屏障,交通上为南北之孔道。本书稿取广义之秦岭,故命是名。

这条龙脉大秦岭,气势磅礴,吞吐万状,它频频出现在唐代诗人的笔下。于是,秦岭的神奇在世间流传,秦岭的故事在人间扮演。因山、因水、因人、因事,自见了江山如画,岁月如歌,人文如诗,情感如波。如画而美不胜收,如歌而气象万千,如诗而赏心悦目,如波而正显其澜。书稿中诗作三百九,诗人一百三,诗国千载而推有唐,唐诗秦岭而呈大观,今且概其神貌故事,分作四辑。

松峰引天影(常建),碧岭横春虹(杨师道)。徒自倚天生气色(林宽),扪云袅栈入青冥(姚合)。辑《山光水色》。

平生无限意(许浑),莽莽万重山(杜甫)。往来千里路长在(韦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辑《驿道风情》。

泉声咽危石(王维),玉气交晴红(韦应物)。回头下望人寰处(白居易),万国来朝渭水东(卢象)。辑《宫刹抒怀》。

自有林亭不得闲(温庭筠),来往淹留为爱山(元稹)。欲为圣朝除弊事(韩愈),试登秦岭望秦川(孟浩然)。辑《人文流韵》。

选注虽成,然而临深履薄,惟恐拙识浅学,而亵读经典。于是向我兄张中山求教。中山先生系《商洛日报》原总编辑,系有突出贡献之专家,于文于史,造诣很高,被誉为商洛“一代文宗”。他为此精审十日,非但匡正讹误,而且点铁成金。此书稿得有今日,中山兄教莫大焉。

书稿即将付样,念此选注之缘起,之劳作,之兴奋,之忐忑,遂作诗二首以纪之。诗曰:

孔明一语发新机,正是元正祥瑞时。

疑怪昨宵春梦好,今朝把笔注唐诗。

精博唐诗被万方,咏歌秦岭正声长。

选成注罢心犹怯,但恐颓毫玷妙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