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09月29日
综合新闻
02

国企改革借力资本市场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力推企业转型升级

日前,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成立,总规模为人民币3500亿元。至此,国资委所确定的“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和“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这两大国企改革基金已经全部设立。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改革举措频繁落地,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国企自身提质增效、国企之间优化重组、国企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取长补短,都将“开足马力”驶入改革快车道。

集中资源转型升级

刚刚成立的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促进国企转型升级的意图十分明显。据了解,该基金将推动国企实现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对接;促进优势产业集团与科研院所的重组整合,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联合开发力度;搭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平台和国际产能合作平台;进行全球资源及优势产能的投资并购,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事实上,各大国企自身也一直在努力转型。例如,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不久前首次以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先进制造、基础化工的业务板块形式亮相国际级展会,同时发布电商平台为客户提供交易、物流、资讯等全方位服务;再例如,中国中车集团日前与庞巴迪运输集团签署了一份战略协议,为双方在特定项目上实现优势互补与产能合作、分享全球轨道运输设备市场建立了框架。

试点取得阶段成果

从中核建与中国一重在高温气冷堆主设备制造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到中航工业将房地产业务全部划转到保利集团;从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重组后大力精简总部机构……如今,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动作极大。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缪荣指出,我国大刀阔斧地对国企进行资产优化重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做强高效资产、盘活低效资产、淘汰无效资产,提高国有资本使用效率。同时,重大重组之前也都会有相应的细致评估。

公平效率可以兼顾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不是由政府机构来发起,而是多家机构一起参与。这种投资主体或者资本市场的经营主体完全是市场化的。他表示,国企改革不是简单地通过某些机构调整或行政措施来实现,而是通过资本市场,特别是国有投资机构这种市场主体来推动。这有利于让以前存在的“主体模糊、主体行政化、主体缺位”等问题发生一些根本性变化。

“必须看到,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国企改革绕不开的问题。一方面,引入民间资本是提高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它可以提升国企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另一方面,追求效率过程中也必须兼顾公平,防止‘内部人控制’及国有资产流失。”缪荣表示,推动国企改革不能因噎废食,相关主体在引入民间资本时应尽可能细化各项标准和参股规则,并且做到决策公开透明、合作有据可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区分市场风险与道德风险。 (肖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