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23日
百味·国际
04

百变与不变的张立

□邢建海

话张立,道百变,说不变,是其缘自新闻,倾心文化,求索仕途,驻足书画。

追忆当时,与张立识于同事,交际成友,后疏在职级。相识之前,本人“混迹”陕西日报“星期天”刊,他高就陕西日报周末版,虽在同一家报社,却没有任何交往与交流长达三四年的时间,甚至天天碰面,却互不知对方姓字名谁。后来,应该是文化使然,舞文弄墨的禀赋透露出的气息,彼此开始自主与不自主的窥探与吸引。

张立可谓天赋过人,从当初跻身一家小媒体时为报纸创收与发行展现出的能力——他那人际交往八面玲珑的能量逐渐显山露水,加之所具备的写作功底用于新闻撰稿又使之如鱼得水。而我更在意的却是他那数量并不算多,但极富文艺气息与文化内涵的语言每每飞扬在媒体的天空,由此感受和看到了一个有强烈文化欲望与个人思维的抒发者与践行者,于是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期待。

虽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似闲聊中他胸有成竹邀请并成功说服我加入到了他的麾下。那段时间,周末版头条刊发的大稿件我占到了整个发稿量的半壁江山。当然,这是基于那时他对文化的理解,社会的思考,开放的认知,新闻的视野,以及超前策划,操作到位,一时间陕报周末版成为整个报社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版面,透过此可见当时陕西新闻媒体革新之一斑,嫣然陕西日报的一张名片。

源于文化博大的胸怀,得到熏陶的心灵自然有了放飞的天空。在张立成为陕西日报文体部主任之前,我的人生发展有了更好的向度,之后来到了省文联会刊《新大陆》杂志社,作为总编室主任的我,这时与成为陕西日报文体部主任的他之间虽没有直接往来,但他与我负责的版面、栏目都在为陕西文化、文艺及文学的共荣、繁荣与殊荣,心领神会般交集、鼓劲、呐喊、行动着。这期间,陕报文体部的“文化周刊”、“秦岭”副刊,连篇累牍地推出导向性、重量级的文化、文艺作品,始终占据陕西文化宣传的制高点,成为主旋律的引领者。

经久不变足见山之定力,历久长清可见水之活力。张立的“活”,也是在圈子里出了大名的,既是其生活方式,也是其人生写照。可以这样说吧,活到、活脱、活泛既是他的心性,亦是行动所在,把世间所有的“活”意,集齐于一身都能被之受用。说来也神了,长此以往他真个就好起了“山水”;“山水”有狭义“绘画”之意,也有财分之说。自从他的画作跃然媒体之上,圈子里,就得了个“大黑马”的赫称;他深知“靠山稳,动水活”之谓,莫非“山水”会真正成为他人生的驻足与归宿吗?遂感慨:自古文人山水,今人知行合一更加到位!仕途也罢,文化也好,“靠山动水”都无愧为好事。他不正是向往这样的生活、意境与境界嘛?“享清福不再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中有诗,便是山中宰相……”。我在想,他只不过长我两岁,正值壮年,身置“文化要卡”,号称“无冕之王”,怎么会有归山隐士的冀盼?忽又见其欲落“平安”的参禅之悟,不禁联想“心安”才是其紧要之务。

人生重要的人与事是不该忘记的。我翻出追看着他题赠与我的近作《树荣》一书,欣赏、玩味着他独特妙趣的艺人笔墨,又得知他还担任着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省作协理事等荣职,便是一惊,不自又感叹起他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新闻的、文化的、仕途的、书画的张立,但都绕不过“山水”之张立。好个,百变与不变的张立!

放大 缩小 默认